[实用新型]一种连体蓄电池用补液电池盖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12805.1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191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李淑静;刘兴芬;李楠;杨忠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新太行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4 | 分类号: | H01M2/04;H01M2/36 |
代理公司: | 新乡市平原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9 | 代理人: | 林海 |
地址: | 453000 河南省新乡***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补液 通气柱 围挡板 盖体 液位 本实用新型 蓄电池用 电池盖 补加 封盖 连体 技术方案要点 蓄电池 蓄电池壳体 阻燃聚丙烯 中空结构 不透明 定位点 延长管 月牙孔 凸台 连通 对称 装配 堵塞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体蓄电池用补液电池盖,技术方案要点是:在盖体上设有对称相邻的通气柱和补液柱,通气柱和补液柱为中空结构,且通气柱和补液柱的底部均与蓄电池壳体连通,补液柱的盖体的下部设有延长管;在补液柱的底部一侧盖体上设有月牙孔;通气柱和补液柱的外侧设有围挡板;围挡板的高度高于通气柱和补液柱的高度;围挡板上方装配有封盖,封盖底部设有堵塞;在通气柱的一侧设有凸台定位点。本实用新型可彻底解决由于阻燃聚丙烯外壳不透明带来的液位补加难、液位高度难控制的情况;且能降低劳动强度,可以一次进行多只蓄电池的液位补加工作,劳动强度大大降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蓄电池,特别是一种适用于连体蓄电池用的补液电池盖。
背景技术
目前铁路车辆所用或其它固定式蓄电池均要求蓄电池外壳具有较高的耐冲击、振动,同时为了安全性考虑,要求蓄电池能够达到一定的阻燃等级,因此蓄电池外壳的材料多数采用的是阻燃聚丙烯材料。阻燃等级越高材料的透明度越低,最高阻燃等级的PP材料生产出来的蓄电池壳体完全不透明。
在运行维护过程中,需要定期对蓄电池液位进行检查及补加,但是不透明的外壳给液位的观察造成了极大的困扰,需要打开电池注液孔,使用专用的测量液位工具检查液位水平;其操作麻烦、工作量大、耗时长,加液量只能靠人工经验控制,较难达到液位水平一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的连体蓄电池用补液电池盖。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连体蓄电池用补液电池盖,它包括盖体,其特征在于:在盖体上设有对称相邻的通气柱和补液柱,通气柱和补液柱为中空结构,且通气柱和补液柱的底部均与蓄电池壳体连通,补液柱的盖体的下部设有延长管;在补液柱的底部一侧盖体上设有月牙孔;通气柱和补液柱的外侧设有围挡板;围挡板的高度高于通气柱和补液柱的高度;围挡板上方装配有封盖,封盖底部设有堵塞;在通气柱的一侧设有凸台定位点。
所述围挡板的横截面为矩形。
所述延长管的截面为椭圆形;延长管的长度为两至三厘米。
在通气柱内侧的下部设有密封圈;密封圈不可堵死通气柱的内腔,保证通气柱的内腔留有一定的通气空隙。
进一步所述的圆柱形封盖的底部设有环形密封圈,所述环形密封圈的外径尺寸与堵塞下部的密封圈的内径相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彻底解决由于阻燃聚丙烯外壳不透明带来的液位补加难、液位高度难控制的情况;
2、降低劳动强度,可以一次进行多只蓄电池的液位补加工作,劳动强度大大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池盖的俯视向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池盖的仰视向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池盖的局部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封盖与补液柱装配时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封盖与通气柱装配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上附图详细描述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新太行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新太行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128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