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轮对轴承前盖防松垫凸耳撬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13521.4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776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李立群;吴文兵;伍继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长江铜陵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7/00 | 分类号: | B25B7/00;B25B7/02;B25B7/06 |
代理公司: | 铜陵市天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05 | 代理人: | 李坤 |
地址: | 244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松垫 钳爪 凸耳 手杆 撬起装置 安装槽 拉簧 前盖 轴承 推杆 本实用新型 技术要求 钳口转轴 生产过程 推杆转轴 质量稳定 轴端螺栓 拉簧轴 六角面 防松 螺杆 钳口 钳座 省力 施力 贴靠 转套 转轴 组对 竖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轮对轴承前盖防松垫凸耳撬起装置,包括手杆、手杆安装槽、钳座、钳爪、钳爪安装槽、钳爪推杆、手杆转轴、钳口转轴、钳爪推杆转轴、拉簧轴、拉簧、螺杆和拉簧转套。采用了这种结构后,在轮对生产过程中通过组对钳口对防松垫凸耳下部的施力将防松垫凸耳平稳地竖起使之防松工作面完全贴靠轴端螺栓六角面,操作简便省力,效率高,作业质量稳定可靠,符合国内外相关工艺及技术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撬起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将轮对滚动轴承前盖轴端的螺栓防松垫的凸耳撬起的装置。
背景技术
轮对是铁路车辆的走行部件,它包括一根车轴和两个车轮,车轴两端各装有一套滚动轴承及安装在滚动轴承外端的前盖,前盖通过三组轴端螺栓与滚动轴承外圈固接,三组轴端螺栓与前盖之间装有专用的防松垫,防松垫上加工有三个轴端螺栓安装孔、每个安装孔周边加工有两个呈60度夹角的轴端螺栓防松垫凸耳,该凸耳是与防松垫组装平面呈18度夹角。轮对在完成滚动轴承压装后,须将前盖通过轴端螺栓进行组装,三组轴端螺栓通过专用扭力扳手完成紧固后,须依次将防松垫凸耳竖起并与相应的轴端螺栓六角面接触贴靠。
现有技术加工时通过使用撬棒将防松垫凸耳撬起使之与轴端螺栓六角面接触贴靠,由于撬棒作业受人为因素影响,经常造成防松垫凸耳撬起不到位,或因撬起作业时受力点不合适导致防松垫凸耳撬起后弯曲呈弧形,凸耳局部接触轴端螺栓六角面,影响轴端螺栓的防松效果。而出口轮对产品现已明确要求不允许采用撬棒将防松垫凸耳撬起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轮对加工时,防松垫凸耳撬起不到位,影响轴端螺栓的防松效果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轮对轴承前盖防松垫凸耳撬起装置,包括手杆、手杆安装槽、钳座、钳爪、钳爪安装槽、钳爪推杆、手杆转轴、钳口转轴、钳爪推杆转轴、拉簧轴、拉簧、螺杆和拉簧转套,所述手杆、手杆安装槽、钳爪、钳爪安装槽、钳爪推杆、手杆转轴、钳口转轴、拉簧轴、拉簧、螺杆和拉簧转套均设有两个,手杆安装槽设置在手杆的一端,钳爪安装槽设置在远离钳口的钳爪一侧,两个手杆设有手杆安装槽的一端和两个钳爪设有钳爪安装槽设置的一端均设置在钳座内,两个钳爪的钳口位于钳座外,手杆通过手杆转轴与钳座活动连接,钳爪通过钳口转轴与钳座活动连接,两个钳爪推杆设置在钳座内,每个钳爪推杆转轴上有两个钳爪推杆转轴、分别设置在钳爪推杆长度方向两侧,所述的手杆安装槽和钳爪安装槽通过钳爪推杆转轴分别与钳爪推杆长度方向两侧活动连接,拉簧轴设置在手杆上,所述的螺杆设置在钳座上且设置的位置靠近拉簧轴,所述拉簧转套位于钳座内且活动连接在螺杆上,所述拉簧的一端连接在拉簧轴上、另一端连接在拉簧转套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两个钳爪的钳口端部设有施力避让斜面,两个钳爪的钳口相向内侧设有施力工作面和弧形导向段,两个钳爪的钳口端部与施力工作面通过设置防压痕圆弧面实现圆弧过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这种结构后,在轮对生产过程中通过组对钳口对防松垫凸耳下部的施力将防松垫凸耳平稳地竖起使之防松工作面完全贴靠轴端螺栓六角面,操作简便省力,效率高,作业质量稳定可靠,符合国内外相关工艺及技术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放大图。
图3为图2的正面视图。
图4为钳爪的主视图和左视图。
图5为钳座的主视图和左视图。
图中所示:手杆1、钳座2、钳爪3、钳爪安装槽4、钳爪推杆5、手杆转轴6、钳口转轴7、钳爪推杆转轴8、拉簧轴9、拉簧10、螺杆11、拉簧转套12、施力避让斜面13、施力工作面14、弧形导向段15、防压痕圆弧面16、滚动轴承17、前盖18、轴端螺栓19、防松垫20、防松垫凸耳21。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长江铜陵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长江铜陵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135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夹钳行程延长器
- 下一篇:一种物块二维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