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浅球面薄壳振动检测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13678.7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605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邱志成;张文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7/02 | 分类号: | G01M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李君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球面薄壳 加速度传感器 振动控制机构 光纤激光 压电薄膜 振动检测 振动检测机构 本实用新型 激励机构 控制装置 控制组件 测振仪 激光 驱动 类似结构 光纤头 外壁 反射 发射 | ||
1.浅球面薄壳振动检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浅球面薄壳、驱动激励机构、振动控制机构、振动检测机构和控制组件;
所述驱动激励机构用于激励浅球面薄壳产生振动;
所述振动控制机构设置在浅球面薄壳上,用于抑制浅球面薄壳的振动;
所述振动检测机构包括压电薄膜、加速度传感器和光纤激光测振仪,所述压电薄膜和加速度传感器设置在浅球面薄壳上,所述光纤激光测振仪的光纤头用于发射激光并接收浅球面薄壳外壁反射回来的激光;
所述控制组件分别与振动控制机构、压电薄膜、加速度传感器、光纤激光测振仪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浅球面薄壳振动检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激励机构包括激振器和信号处理模块,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分别与激振器连接,所述激振器对称设置在浅球面薄壳内,用于对浅球面薄壳的内壁施加激励,使浅球面薄壳产生振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浅球面薄壳振动检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包括信号发生器和功率放大器,所述信号发生器、功率放大器和激振器依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浅球面薄壳振动检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控制机构包括多个电磁式惯性作动器,所述多个电磁式惯性作动器固定在浅球面薄壳的外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浅球面薄壳振动检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速度传感器有多个,多个加速度传感器与多个电磁式惯性作动器一一对应,每个加速度传感器安装在对应的电磁式惯性作动器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浅球面薄壳振动检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激光测振仪包括光纤头、支架和光纤激光控制箱,支架上设有球形连接部,所述光纤头设置在支架上,所述光纤激光控制箱与光纤头连接,并与控制组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浅球面薄壳振动检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支撑平台,所述浅球面薄壳和支架固定在支撑平台上。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浅球面薄壳振动检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薄膜有多片,多片压电薄膜对称粘贴在浅球面薄壳的内外壁。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浅球面薄壳振动检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计算机、A/D采集卡、压电放大器、电荷放大器、D/A转换卡和放大器;
所述计算机通过A/D采集卡分别与光纤激光测振仪、压电放大器、电荷放大器连接,并依次通过D/A转换卡、放大器与振动控制机构连接,所述压电放大器与压电薄膜连接,所述电荷放大器与加速度传感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1367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