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应力梁桥施工控制下的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13725.8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993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庞建利;彭晓菊;甘季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民族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4G21/12 |
代理公司: | 西安东宏丽京专利代理事务所合伙企业(特殊普通合伙) 61243 | 代理人: | 李东京 |
地址: | 730030***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浆管道 活塞端头 套筒 压力补偿装置 监测装置 套筒装置 圆环柱状 插接口 改进型 梁桥 筒体 柱状插杆 活塞 贯通口 折断 端壁 柱状 施工 连通 搁置 占据 | ||
一种预应力梁桥施工控制下的监测装置,包括压力补偿装置,所述压力补偿装置包括活塞,所述活塞端头与压浆管道连通;所述活塞端头为圆环柱状管路,所述压浆管道为圆环柱状管道,活塞端头与压浆管道经由改进型套筒装置连接,所述改进型套筒装置包括套筒的筒体,套筒的筒体的两头的端壁上分别开有用来结合压浆管道头部的插接口一与用来结合活塞端头的插接口二,所述压浆管道头部的柱面上开有柱状贯通口一且结合着柱状插杆一。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套筒所须占据的区域不小、让在连接前用来搁置套筒的容器的容积也不小、套筒在运用期间出现折断的问题、运用周期短使得活塞端头同压浆管道无法正常工作的缺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应力梁桥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应力梁桥施工控制下的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桥梁施工过程中,预应力压浆施工的质量对于预应力桥梁的安全性与耐久性至关重要,因此后张法预应力管道压浆施工成为预应力桥梁施工的关键工序。
传统压浆工艺由于水灰比(水灰比是浆液主要性能参数)没有严格的控制,现场往往通过增加用水量来提高流动性能,最终导致泌水率过大,在管道内形成空隙并泌出自由水,加速了钢绞线锈蚀。
上述传统压浆工艺存在的这些问题将严重的影响结构的耐久性,一是使钢绞线失去保护易于锈蚀,力筋的锈蚀有进一步消弱了浆体对力筋的粘结力,导致有效预应力下降。
二是管道内存在空洞使得钢绞线与混凝土未能形成一个整体共同作用,降低了结构刚度与承载能力。
于是便出现了申请号为“201410338844.7”、申请日为“2014.07.17”和专利名称为“预应力智能循环压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的预应力智能循环压浆系统。
该预应力智能循环压浆系统,包括高速搅拌机、电控箱、低速储浆桶、压浆泵、压力传感器、电磁流量计、进水阀、称重传感器、保压装置,在压浆泵与进浆口之间的压浆管道设置有压力补偿装置,所述的压力补偿装置包括活塞及弹力机构,所述活塞端头与压浆管道连通,所述弹力机构的弹力为驱动活塞端头压入压浆管道。
所述的保压装置分别安装于进浆口和出浆口,分别控制进入梁构件孔道内的浆液量和排出梁构件孔道的浆液量。
所述的电磁流量计分别安装于进浆口和出浆口,分别测取进浆口和出浆口的流量信号。
所述压浆泵有两组压浆柱塞,采用进行往复交替工作方式实现压浆动作。
所述的弹力机构包括设置于活塞气缸内的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活塞连接,其弹簧力顶推活塞向外伸出。
所述活塞端头与压浆管道连通结构为:所述活塞端头为圆环柱状管路,所述压浆管道为圆环柱状管道,活塞端头与压浆管道经由圆环柱状套筒连接,目前的套筒须要锁扣件方可让活塞端头与压浆管道牢靠固定,这样的套筒就使得所须占据的区域不小,让在连接前用来搁置套筒的容器的容积也不小;目前套筒在运用期间,常常出现折断的问题,运用周期短,活塞端头同压浆管道无法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应力梁桥施工控制下的监测装置,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套筒所须占据的区域不小、让在连接前用来搁置套筒的容器的容积也不小、套筒在运用期间出现折断的问题、运用周期短使得活塞端头同压浆管道无法正常工作的缺陷。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应力梁桥施工控制下的监测装置的解决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预应力梁桥施工控制下的监测装置,包括预应力智能循环压浆系统;
该预应力智能循环压浆系统,包括压浆泵,在压浆泵与进浆口之间的压浆管道设置有压力补偿装置,所述的压力补偿装置包括活塞,所述活塞端头与压浆管道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民族大学,未经西北民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137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