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14785.1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196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李辰龙;樊轩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H04B10/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边框 灯罩 光组件 终端 出射光 发射光 屏幕 通孔 本实用新型 所在平面 感应光 固接 射入 收容 相交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终端。终端包括边框、屏幕、灯罩及接近光组件,屏幕的周缘固接边框,边框设有通孔,灯罩位于边框内侧且部分收容于通孔,接近光组件位于边框内侧,接近光组件用于向灯罩射入发射光和接收经过灯罩的感应光,发射光经过灯罩后形成出射光,出射光与屏幕所在平面相交。上述终端屏占比较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终端产品的快速发展,用户对终端产品显示效果的需求逐步提升,全面屏(即超窄边框)的外观设计已经是当前智能终端产品的潮流。
传统终端的屏幕包括前盖和显示屏。前盖包括中间的透光区域和围绕透光区域设置的不透光的边缘区域。显示屏固定于透光区域,以通过透光区域进行显示。终端还包括接近光组件,接近光组件排布在显示屏的周侧且靠近前盖的边缘区域设置,因此需要在边缘区域的正对接近光传组件的位置处设置一个出入光区域。由于边缘区域要设置该出入光区域,导致边缘区域的宽度难以减小,终端的屏占比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该终端具有较高的屏占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终端可以是手机。终端包括边框、屏幕、灯罩及接近光(proximity light)组件。所述屏幕的周缘固接所述边框。所述边框具有大致相对的两个开口。所述屏幕覆盖其中一个所述开口。所述终端还包括用于覆盖另一个所述开口的后盖。用户使用所述终端时,所述屏幕面向用户,所述终端设有所述屏幕的一面视为所述终端的正面,所述终端设有所述后盖的一面视为所述终端的背面,所述边框的外表面视为所述终端的周侧面。
所述边框设有通孔。通孔贯穿所述边框,以连通边框的相背的内侧空间和外侧空间。所述通孔的一侧开口设于所述边框的外表面。所述灯罩位于所述边框内侧且部分收容于所述通孔。所述灯罩能够传输光线。所述边框内侧的光线能够经所述灯罩穿过所述通孔后传输至所述边框外侧。所述边框外侧的光线也能够经所述灯罩、穿过所述通孔后传输至所述边框内侧。
所述接近光组件位于所述边框内侧。所述接近光组件用于向所述灯罩射入发射光和接收经过所述灯罩的感应光。所述发射光经过所述灯罩后形成出射光。所述接近光组件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所述发射器用于发出所述发射光。所述发射光可以为红外光等不可见光。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感应光并形成对应的电信号。所述出射光被障碍物反射后形成的发射光,部分所述反射光经过所述灯罩后形成所述感应光。
所述出射光与所述屏幕所在平面相交。也即,所述出射光朝向靠近所述屏幕的方向倾斜。由于所述出射光与所述屏幕所在平面相交,用户使用所述终端且靠近所述屏幕时,所述出射光能够射向用户,所述出射光被用户反射形成反射光,部分所述反射光经过所述灯罩后形成感应光,所述接近光组件接收所述感应光,并形成对应的信号。所述终端能够通过所述信号判断用户与所述屏幕的距离,从而熄灭或点亮所述屏幕。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能够通过所述灯罩的光学折射效应改变光线的方向,使得所述接近光组件发出的所述发射光经所述灯罩后形成所述出射光,并且所述出射光与所述屏幕所在平面相交,所述出射光能够射向位于所述屏幕前方或接触所述屏幕的障碍物,从而检测障碍物的靠近状态。由于所述通孔设于所述边框,所述灯罩部分收容于所述通孔,光线能够经所述灯罩穿过所述通孔,使得位于所述边框内侧的所述接近光组件实现检测。换言之,所述终端通过所述边框上的通孔收发光线,所述屏幕无需在其边缘区域预留用于出入光线的空间,其边缘区域的宽度得以减小、甚至实现无边框,所述屏幕的显示区域得以增大,使得所述终端的屏占比(screen-to-body ratio)较高。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能够实现全面屏,所述终端的屏占比大于90%。
其中,所述接近光组件的所述发射器可采用红外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diode,LED)或垂直腔面发射体激光器(vertical-cavity surface-emitter laser,VCSE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147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由通讯终端控制的变色保护套
- 下一篇: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