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上可移动供浆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15713.9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845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林国涛;王武;杨娜;周佳权;赵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宏力阳生态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5/02 | 分类号: | E02D15/02;B63B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隆源天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73 | 代理人: | 闫冬 |
地址: | 31504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浮体 能量转换器 储能装置 驱动系统 可移动 供浆 供浆系统 本实用新型 升降系统 电连接 输送泵 体内 机械能转换 储存电能 固化处理 连接系统 可拆装 可回收 配套的 动能 软基 紧贴 能源 运输 | ||
1.一种水上可移动供浆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浮体、第二浮体和驱动系统,所述第一浮体和所述第二浮体通过连接系统连接,所述驱动系统设置在所述第一浮体上,为所述第一浮体和所述第二浮体提供动力,且所述第一浮体和所述第二浮体内设置供浆系统和升降系统,所述供浆系统和所述升降系统分别与所述驱动系统相连接,所述供浆系统包括输送泵,所述第一浮体内还设置能量转换器和储能装置,所述能量转换器紧贴所述输送泵的外壳设置,且所述能量转换器、所述储能装置和所述驱动系统依次连接,所述能量转换器用于将所述输送泵产生的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并通过所述储能装置储存电能,所述储能装置用于为所述驱动系统提供电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上可移动供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浆系统还包括进浆管、储浆筒、搅拌装置和出浆管,所述进浆管、所述储浆筒、所述输送泵和所述出浆管依次连接,所述搅拌装置套接在所述储浆筒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上可移动供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系统包括支撑杆、钢格网、第一连接体、第二连接体、第一锚机和第二锚机,所述第一锚机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体上,所述第二锚机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体上,所述第一连接体和所述第二连接体分别安装在所述钢格网的两侧,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浮体上和所述第二浮体上,所述钢格网安装在所述支撑杆上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水上可移动供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浮体内还设置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驱动系统相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浮体和所述第二浮体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上可移动供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转换器包括外框、正极和负极,所述正极与所述负极分别与所述外框连接,所述正极与所述负极间隔排列形成队列,且位于所述队列最前端的所述正极或所述负极为最外侧电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上可移动供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包括正极板、正极牵拉结构和正极锚点,所述正极锚点固定在所述正极板上,所述正极锚点、所述正极牵拉结构和所述外框依次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上可移动供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包括负极板、负极牵拉结构和负极锚点,所述负极锚点固定在所述负极板上,所述负极牵拉结构用于所述负极锚点和所述外框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水上可移动供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转换器还包括正极压电条和负极压电条,所述正极锚点内部设置有正向二极管结构,所述负极锚点内部设置有反向二极管结构,所述正极压电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外框和所述正向二极管结构连接,所述负极压电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外框和所述反向二极管结构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水上可移动供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转换器还包括放电结构,所述放电结构与所述最外侧电极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水上可移动供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结构包括牵引绳、放电拉环和外板,所述放电拉环设置于所述外板的外侧,且所述牵引绳的顶端与所述最外侧电极的极板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牵引绳的底端与所述放电拉环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宏力阳生态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宏力阳生态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1571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溜筒结构体系
- 下一篇:灌注泵送管支撑装置锁紧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