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移动输液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16429.3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863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胡锦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锦秀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金凯 |
地址: | 230022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物篮 本实用新型 移动输液架 副挂钩 可调节 扶手 病患 副杆 术后 主杆 底座 活动连接有 护理难度 活动连接 结合杆件 医疗用品 主杆顶部 挂钩部 输液架 万向轮 引流袋 杆件 陪护 身高 摆放 康复 医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移动输液架,包括活动连接在主杆顶部的副杆,所述副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主挂钩部,所述主杆由上至下依次活动连接有扶手、副挂钩部、第二储物篮和第一储物篮,所述主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本实用新型通过可调节的杆件有效的增加了输液架的实用性,同时结合杆件上安装的副挂钩部可以实现对引流袋的挂取,并能够通过可调节高度的扶手适用于不同身高要求的术后病患,最后储物篮的设计可以极大的提高病患所需的医疗用品摆放需求,也减轻了陪护人员的护理难度,提高了术后医疗康复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液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移动输液架。
背景技术
术后病人由于会在身体上留置诸多管道,导致病人在下床后需要陪护人员陪护,在陪护过程中唯一能使用到的就是医用移动输液架,目前的医用移动输液架的功能简单,病人使用过程中仅仅只能悬挂输液架而不能悬挂引流袋,同时握持不便,不能有效的根据不同病人的身高要求提供合适的握持高度,且现有的移动输液架本身不具备较好的储物功能,病患在家属的陪同过程中不能合理有效的放置医疗用品,这给陪护人员增加了一定的护理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移动输液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移动输液架,包括活动连接在主杆顶部的副杆,所述副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主挂钩部,所述主杆由上至下依次活动连接有扶手、副挂钩部、第二储物篮和第一储物篮,所述主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
所述副杆和主杆通过第一紧固套管活动连接。
所述副挂钩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用于其在主杆上活动连接的套管,且套管的一侧安装有用于紧固的紧固螺栓。
所述第二储物篮上安装有用于活动连接在主杆上的套管夹。
所述第一储物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用于其在主杆上活动连接的第二紧固套管。
所述副杆的高度为50cm,所述主杆的高度为150cm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可调节的杆件有效的增加了输液架的实用性,同时结合杆件上安装的副挂钩部可以实现对引流袋的挂取,并能够通过可调节高度的扶手适用于不同身高要求的术后病患,最后储物篮的设计可以极大的提高病患所需的医疗用品摆放需求,也减轻了陪护人员的护理难度,提高了术后医疗康复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紧固螺栓安装示意图。
图中:1主挂钩部、2副杆、3第一紧固套管、4第一储物篮、5第二紧固套管、6万向轮、7底座、8第二储物篮、81套管夹、9套管、91紧固螺栓、10副挂钩部、11主杆、12扶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多功能移动输液架,包括活动连接在主杆11顶部的副杆2,副杆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主挂钩部1,主杆11上由上至下依次活动连接有用于病患握持的扶手12、用于悬挂引流袋的副挂钩部10、用于储物的第二储物篮8和第一储物篮4,第一储物篮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用于其在主杆11上活动连接的第二紧固套管5,第二储物篮8上安装有用于活动连接在主杆11上的套管夹81,副挂钩部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用于其在主杆11上活动连接的套管9,且套管9的一侧安装有用于紧固的紧固螺栓91;主杆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7,底座7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锦秀,未经胡锦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164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