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间距柔性扁平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22390.6 | 申请日: | 2018-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49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孙玉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新亚电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H01B7/08;H01B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间部 第二端部 第一端部 柔性扁平电缆 本实用新型 电缆本体 中间基材 插接件 捆扎 细长条形 一体设置 分切 电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间距柔性扁平电缆,电缆本体和插接件,所述电缆本体包括中间部和位于所述中间部两端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和/或第二端部的末端设置一所述插接件,所述中间部由与所述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一体设置的中间基材经捆扎而形成,所述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大致形成三角形,所述中间部大致形成细长条形,且所述第一端部的最大宽度与所述中间部的宽度的比值以及所述第二端部的最大宽度与所述中间部的宽度的比值均为4:1~6:1。本实用新型通过分切中间基材并进行捆扎从而形成中间宽度较窄的电缆,如此可以达到控制柔性扁平电缆宽度的目的,可以适用于特殊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变间距柔性扁平电缆。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传统的柔性扁平电缆包括柔性扁平电缆本体1’以及位于所述的柔性扁平电缆本体接插件(图中未示出),柔性扁平电缆本体内部具有若干根导体,相邻的两根导体的中心距离L2=1.0mm,相邻的两根导体之间的间距L1=0.5mm,为是恒定值,即各个导体是相互平行设置的,无法做到按一定弧度变动,因此导致柔性扁平电缆产品的宽度无法做有效调整,对一些对柔性扁平电缆产品的宽度有限制的特殊机构(电视、显示器、一体机等消费类产品中的电子元器件)无法适用;正常柔性扁平电缆的扁导体之间的距离比较小,若直接用模具进行分切,会伤到扁导体导致其无法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间距柔性扁平电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变间距柔性扁平电缆,电缆本体和插接件,所述电缆本体包括中间部和位于所述中间部两端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和/或第二端部的末端设置一所述插接件,所述中间部由与所述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一体设置的中间基材经捆扎而形成,所述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大致形成三角形,所述中间部大致形成细长条形,且所述第一端部的最大宽度与所述中间部的宽度的比值以及所述第二端部的最大宽度与所述中间部的宽度的比值均为4:1~6: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中间基材上具有N条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切痕,所述切痕位于所述中间基材内的相邻的两个导体之间,所述中间基材内的相邻的两个导体之间的间距与所述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内的相邻的两个导体之间的最小间距的比值均为2:1~3:1,其中,N≧3。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中间基材内的所述切痕所在的相邻的两个导体之间形成中间间隙,所述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内的相应的相邻的两个导体之间形成的并与所述中间间隙连通的端部间隙由所述第一端部/第二端部的末端指向所述中间间隙的方向逐渐变大。
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电缆本体内的多根导体按照设定弧度排布,其中,所述的多根导体由N个所述切痕而划分为N+1股导线组,且位于正中间的所述导线组的两侧的导线组于所述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所在区段均向外侧倾斜以拉扯位于正中间的所述导线组的两侧的导线组于所述中间部的所在区段向外侧平移从而使得所述中间间隙大于所述端部间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中间部由与所述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一体设置的中间基材经胶带圈捆扎而形成。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胶带圈至少具有两胶带圈,所述中间基材与所述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连接处分别设置有一所述胶带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分切中间基材并进行捆扎从而形成中间宽度较窄的电缆,如此可以达到控制柔性扁平电缆宽度的目的,可以适用于特殊机构。
2)本实用新型通过使得导体按照一定的弧度进行间距变动,从而拉大中间区域的导体之间的间距,从而可以实现了线体分切而不伤导体,进而达到可以控制柔性扁平电缆宽度的目的。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新亚电通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新亚电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223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X光机高压射线线束
- 下一篇:一种RFID退货延长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