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烹饪器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23619.8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531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吴飞;蔡何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9 | 分类号: | A47J27/09;A47J2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韩建伟;谢湘宁 |
地址: | 312017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观察腔 烹饪腔 烹饪器具 腔壁 本实用新型 外表面贴合 安全事故 器具本体 状态切换 不连通 透明段 透明状 有效地 伸入 提示 醒目 观察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器具本体,具有相互不连通的烹饪腔以及观察腔,观察腔内设置有液体,观察腔的腔壁的外表面与烹饪腔的腔壁的外表面贴合,或者至少部分观察腔伸入烹饪腔内,在烹饪腔内温度达到预定值的情况下,观察腔内的液体能够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观察腔的腔壁包括呈透明状的透明段,以观察液体的状态。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烹饪器具由于压力提示结构不醒目导致的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家电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电压力锅设置有浮子,当电压力锅工作时,浮子在气体压力的作用下上浮,当用户观察到浮子上浮即可知晓此时电压力锅正在工作。但是,上述结构不够直观,用户可能会失误忽略浮子,强行打开电压力锅,导致发生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烹饪器具由于压力提示结构不醒目导致的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器具本体,具有相互不连通的烹饪腔以及观察腔,观察腔内设置有液体,观察腔的腔壁的外表面与烹饪腔的腔壁的外表面贴合,或者至少部分观察腔伸入烹饪腔内,在烹饪腔内温度达到预定值的情况下,观察腔内的液体能够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观察腔的腔壁包括呈透明状的透明段,以观察液体的状态。
进一步地,器具本体包括锅体以及锅盖,锅盖上设置有把手,把手的一部分形成透明段。
进一步地,锅盖上设置有具有空腔的第一容纳件,第一容纳件的第一端与烹饪腔的腔壁的外表面贴合,或者伸入烹饪腔内,第一容纳件的第二端具有与空腔连通的第一开口,第一容纳件的第二端伸入至把手内,把手的内壁封堵第一开口,把手的内壁以及第一容纳件的内壁形成观察腔,封堵第一开口的把手的部分形成透明段。
进一步地,把手包括设置于锅盖的座体以及设置于座体的第二开口处的盖片,盖片由透明材料制成,至少部分盖片形成透明段。
进一步地,第一容纳件的第二端由座体的底壁伸入至把手内,盖片的内壁堵第一开口,盖片的内壁以及第一容纳件的内壁形成观察腔,封堵第一开口的盖片的部分形成透明段。
进一步地,第一容纳件包括管体以及密封筒,管体包括封闭端以及开口端,管体的封闭端与烹饪腔的腔壁的外表面贴合,或者伸入烹饪腔内,密封筒的第一端与开口端连接,密封筒的第二端与盖片连接,管体的内壁、密封筒的内壁以及盖片的内壁形成观察腔,封堵密封筒的第二端的盖片的部分形成透明段。
进一步地,密封筒的第二端的端面与盖片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地,密封筒的第一端与管体的开口端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液体容纳于管体内,液体的液面的高度为h1,管体的高度为h2,(1/3)×(h2)≥h1≥(1/5)×(h2)。
进一步地,器具本体包括锅体以及锅盖,锅盖包括面盖组件以及位于面盖组件内的内盖,锅体包括外锅以及位于外锅内的内锅,内锅与内盖之间的空腔形成烹饪腔。
进一步地,面盖组件包括面盖以及位于面盖内的内衬,第一容纳件通过弹性结构可浮动地设置于内衬。
进一步地,第一容纳件包括管体本体以及设置于管体本体侧壁上的环形凸沿,内衬包括内衬本体以及位于内衬本体上方的压板,管体本体穿设于内衬本体以及压板,环形凸沿的下表面能够与内衬本体的上表面抵接,弹性结构为套设于管体本体的弹簧,弹簧的第一端与环形凸沿抵接,弹簧的第二端与压板的下表面抵接。
进一步地,面盖组件包括面盖以及位于面盖内的内衬,第一容纳件的第一端由内衬上的第一避让孔以及内盖上的第二避让孔伸入至烹饪腔内,内衬与内盖之间设置有围绕在第一避让孔以及第二避让孔周向外侧的第二密封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236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