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型断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30045.7 | 申请日: | 2018-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817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王聪;张菊英;王金良;王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市加控电气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3/18 | 分类号: | H01H73/18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管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8 | 代理人: | 占伟彬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灭弧室 壳体 小型断路器 引弧板 出线接线端子 进线接线端子 手柄操作机构 电弧 本实用新型 电磁脱扣器 拼合位置 延时保护 静触头 击穿 侧方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型断路器,其能够避免电弧在壳体的拼合位置击穿壳体,进一步提高安全性。一种小型断路器,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进线接线端子、电磁脱扣器、静触头、手柄操作机构、动触头、出线接线端子、灭弧室、引弧板和延时保护系统,所述引弧板延伸至灭弧室的侧方并超出灭弧室的V型开口,并且在引弧板上与灭弧室相对的端部宽于灭弧室的V型开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小型断路器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小型断路器上的操作和释放机构、灭弧或消弧装置以及接线端子。
背景技术
公开号CN205016480U、公开日2016年02月03日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小型断路器,其包括底座、上盖组成的小型断路器外壳,所述底座两端分别设有进线端接线端子安装槽和出线端接线端子安装槽,在进线端接线端子安装槽和出线端接线端子安装槽内分别安装有进线端接线端子和出线端接线端子,对应上盖两端也设有进线端接线端子安装槽和出线端接线端子安装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盖的进线端接线端子安装槽外侧边缘设有第一加强边,该第一加强边内侧面与进线端接线端子的外侧边缘表面相向设置。然而这种结构的小型断路器,其电磁脱扣器的顶杆始终穿设在动触头上,当外部电路发生短路时,顶杆拉动动触头而使其与静触头相分离。由于顶杆是穿设在动触头上的,因此极易发生异动。此外,由于接线端子中的压舌较单薄,使得接线可靠度差,同时在接线端子中的拧转螺钉时,压舌导向性差。另外,在现有技术中,位于灭弧室底端的壳体是封闭的,当生产电弧时,受高能电弧影响,壳体内的气体受热膨胀,极大地不利于气体排出,致使引弧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型断路器,其能够避免电弧在壳体的拼合位置击穿壳体,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小型断路器,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进线接线端子、电磁脱扣器、静触头、手柄操作机构、动触头、出线接线端子、灭弧室、引弧板和延时保护系统,所述引弧板延伸至灭弧室的侧方并超出灭弧室的V型开口,并且在引弧板上与灭弧室相对的端部宽于灭弧室的V型开口。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静触头延伸至灭弧室的侧方并超出于灭弧室的V型开口。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小型断路器,由于引弧板的上与灭弧室相对的端部形成加宽的设计,具有隔弧的作用,其能够避免电弧在壳体的拼合位置击穿壳体,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磁脱扣器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压舌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压舌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灭弧室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灭弧室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金属格栅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另一实施例的电磁脱扣器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市加控电气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市加控电气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300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设有定时功能的断路器
- 下一篇:一种汽车用两种电流熔断保险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