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设置有门式固定架的建筑用模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31450.0 | 申请日: | 2018-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182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林宝臣;王君;肖伟;胡浩;徐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黑建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3/04 | 分类号: | E04G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蒋常雪 |
地址: | 150000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持杆 竖向 顶部连接杆 斜向支撑杆 模板本体 固定架 建筑模板 建筑用 长度方向间隔 建筑施工构件 门式固定架 现浇混凝土 两端固定 模板设置 挠性变形 偏差影响 平行设置 斜向设置 装置安装 半框架 变形的 建筑梁 下侧面 浇注 拆卸 下端 施工 | ||
设置有门式固定架的建筑用模板,涉及建筑施工构件。包括两条相互平行设置的模板本体;在两个模板本体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门式固定架;门式固定架由一个顶部连接杆、两个竖向夹持杆和两个斜向支撑杆构成半框架形结构;顶部连接杆位于两个模板本体上方,两个竖向夹持杆分别位于两个模板本体外侧,竖向夹持杆顶部与顶部连接杆下侧面固定连接;两个斜向支撑杆分别斜向设置于两个竖向夹持杆外侧,斜向支撑杆顶部分别与顶部连接杆两端固定连接,斜向支撑杆下端与竖向夹持杆下部固定连接。解决了现浇混凝土建筑模板出现挠性变形,使浇注的建筑梁结构尺寸出现偏差影响施工质量;以及现有防止建筑模板变形的装置安装有拆卸不方便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构件,具体涉及现浇混凝土梁用的建筑模板的固定架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模板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按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进行模板工程的目的,是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和降低工程成本。建筑模板是混凝土浇筑成形的模壳和支架,按施工工艺条件可分为现浇混凝土模板、预组装模板、大模板、跃升模板等。
目前建筑施工中现浇混凝土使用的建筑模板主要是钢质建筑模板。钢质建筑模板一般均做成定型建筑模板,用连接构件拼装成各种形状和尺寸,适用于多种结构形式,在现浇钢筋混泥土结构施工中广泛应用。
现有的现浇混凝土梁用的建筑模板在施工中,由于模板长度尺寸较大,模板中部受混凝土作用力,会出现挠性变形,使浇注的建筑梁结构尺寸出现偏差影响施工质量;现有的一些防止建筑模板迫变形的装置安装有拆卸不方便,影响建筑施工的速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设置有门式固定架的建筑用模板,它解决了现浇混凝土梁用的建筑模板在施工中,出现挠性变形,使浇注的建筑梁结构尺寸出现偏差影响施工质量;以及现有防止建筑模板变形的装置安装有拆卸不方便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设置有门式固定架的建筑用模板,包括用于浇注混凝土建筑梁的两条相互平行设置的模板本体;其特征在于,在两个模板本体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门式固定架;门式固定架由一个顶部连接杆、两个竖向夹持杆和两个斜向支撑杆构成半框架形结构;顶部连接杆位于两个模板本体上方,两个竖向夹持杆分别位于两个模板本体外侧,竖向夹持杆顶部与顶部连接杆下侧面固定连接;两个斜向支撑杆分别斜向设置于两个竖向夹持杆外侧,斜向支撑杆顶部分别与顶部连接杆两端固定连接,斜向支撑杆下端与竖向夹持杆下部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门式在模板本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固定架,固定架的两个竖向夹持杆夹持于两个模板本体外侧,防止模板本体挠性变形;斜向支撑杆在外侧对竖向夹持杆起到支撑作用。防止竖向夹持杆会在混凝土的作用下向两侧张开,确保对模板本体结构稳定,不会出现挠性变形。施工过程中,将下开口的门式固定架插于两个模板本体外侧浇注混凝土梁,混凝土梁形成后,将门式固定架向上提即可方便的取下门式固定架。本实用新型具有模板结构稳定,模板施工中不会变更,浇注的建筑梁整体尺寸合格,门式固定架安装拆卸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门式固定架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符号说明:混凝土建筑梁1,模板本体2,门式固定架3,顶部连接杆4,竖向夹持杆5,斜向支撑杆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最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说明。
如图1-3所示,设置有门式固定架的建筑用模板,包括用于浇注混凝土建筑梁1的两条相互平行设置的模板本体2;在两个模板本体2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门式固定架3;门式固定架3由一个顶部连接杆4、两个竖向夹持杆5和两个斜向支撑杆6构成半框架形结构;顶部连接杆4位于两个模板本体2上方,两个竖向夹持杆5分别位于两个模板本体2外侧,竖向夹持杆5顶部与顶部连接杆4下侧面固定连接;两个斜向支撑杆6分别斜向设置于两个竖向夹持杆5外侧,斜向支撑杆6顶部分别与顶部连接杆4两端固定连接,斜向支撑杆6下端与竖向夹持杆5下部固定连接。竖向夹持杆5和斜向支撑杆6之间形成的夹角A为16-18度,该角度是设计人员经过大量实验得出的最佳角度,采用该角度可以使斜向支撑杆对竖向夹持杆起到良好的支撑,竖向夹持杆5不会出现变形,同时,方便人员安装拆卸门式固定架3。顶部连接杆4、竖向夹持杆5、斜向支撑杆6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门式固定架3的两个竖向夹持杆5夹持于两个模板本体2,起到夹持固定作用,斜向支撑杆6在外侧对竖向夹持杆起到支撑作用。由于顶部连接杆4和竖向夹持杆分别水平和竖直设置形成直角,如果没有斜向支撑杆的支撑,竖向夹持杆会在混凝土的作用下向两侧张开,失去夹持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黑建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黑龙江省黑建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314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构造柱模板紧固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绿色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地圈梁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