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负压吸球保护壳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31905.9 | 申请日: | 2018-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862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邵雯娟;沈位利;马峰;姜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儿童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张新鑫;许亦琳 |
地址: | 20006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压吸球 壳体 保护壳 衬片 聚合 褶皱 本实用新型 非透明材料 口袋状结构 背面设置 壳体侧壁 透明弹性 上端 固定件 下端 开口 观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负压吸球保护壳,所述保护壳至少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呈口袋状结构且顶部为开口,所述壳体采用非透明材料制成,所述壳体侧壁设置透明弹性衬片,所述衬片形成褶皱且衬片的上端聚合、下端聚合,所述壳体的背面设置固定件。采用本装置能够将负压吸球置于其中,使得使用者可以方便的观察负压吸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负压吸球保护壳。
背景技术
一些骨科手术后因引流需要会放置一次性负压吸引球来促进伤口的愈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认知和感知能力还没有完全发育完善,常常会因为害怕负吸球里面的血液去拔掉负吸球或者突然地站立、改变体位而牵拉伤口引起疼痛甚至导致负吸球滑脱。这不仅不利于伤口的恢复,同时也增加了患儿感染的风险。
临床上利用负吸球自带的固定夹及安全型固定夹,固定于伤口周围衣物上,下床活动时负吸球由于重力作用,易滑脱,需要家长时刻注意;透明的负吸球中引流出的红色血性液体直接暴露在视野中,红色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易引起患儿及家长的紧张焦虑情绪。
因此,提供一种负压吸球保护壳十分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压吸球保护壳,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负压吸球固定不牢以及其红色血液容易引起焦虑情绪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负压吸球保护壳,所述保护壳至少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呈口袋状结构且顶部为开口,所述壳体采用非透明材料制成,所述壳体侧壁设置透明弹性衬片,所述衬片形成褶皱且衬片的上端聚合、下端聚合,所述壳体的背面设置固定件。
所述壳体再未装入负压吸附球时,呈矩形口袋,但是由于侧壁是形成褶皱,因此在装入负压吸附球之后会具有一定的褶皱会被撑开。褶皱的两端由于固定而无法被撑开。且由于两端固定且具有一定的弹性,使得褶皱上的缝隙具有自然闭合的倾向。
进一步地,所述衬片完全撑开时宽度为10~15cm。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正面设置可掀开的观察窗。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壳的两个侧壁都设置衬片。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为弹性固定带,所述弹性固定带的两端设置在壳体的左右两侧。所述左右两侧具体是指具有褶皱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口部采用拉链封口或者在壳体的边缘设置松紧带。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采用布料制成,所述衬片采用塑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正面或者背面设置可掀开的观察窗,所述观察窗的背面以及壳体上设置互相匹配的魔术贴。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负压吸球保护壳,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能够将负压吸球置于其中,使用者通过侧壁褶皱上的缝隙即可观察到内部负压吸球中的血液,而不会引起儿童以及家长的紧张焦虑情绪,壳体上的固定件,可以将壳体束缚在患者的四肢等,使得壳体不会四处移动,也避免了负压吸球移动而牵引伤口。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壳体
101 褶皱
102 折叠边
103 拉绳
104 观察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儿童医院,未经上海市儿童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319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产科用一次性单手导尿管
- 下一篇:一种医疗腹腔镜下用吸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