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汽车组合灯反射镜注塑模具的脱模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33134.7 | 申请日: | 2018-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404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王良良;徐宁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如强模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3 | 分类号: | B29C45/33;B29L31/30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1 | 代理人: | 陈凌霄 |
地址: | 315602 浙江省宁波市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口槽 汽车组合灯 脱模机构 注塑模具 反射镜 倒扣 本实用新型 下模板 下模芯 左侧面 安装方便 成型产品 第一滑块 滑动配合 第一模 后侧面 前侧面 拉伤 脱模 左端 成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组合灯反射镜注塑模具的脱模机构,包括下模板和用于成型产品左侧面、前侧面和后侧面的下模芯,所述的产品左侧面设有第一倒扣,所述的第一倒扣与水平面成第一夹角,它还包括用于成型第一倒扣的第一模芯,所述的下模板左端设有第一开口槽,所述的第一开口槽位于下模芯的左侧,所述的第一开口槽底表面与水平面也成第一夹角,所述的第一开口槽内滑动配合有第一滑块,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顺利脱模、不会拉伤产品、结构简单且安装方便的用于汽车组合灯反射镜注塑模具的脱模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组合灯反射镜注塑模具的脱模机构。
背景技术
汽车组合灯反射镜是汽车上重要的零部件之一,汽车组合灯反射镜是通过注塑模具注塑而成,汽车组合灯发射镜下端的端部有倒扣,倒扣与水平面成夹角,据现有技术,普通的滑块无法顺利脱模,会拉伤产品,需要复杂的脱模机构才能实现,结构复杂,安装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顺利脱模、不会拉伤产品、结构简单且安装方便的用于汽车组合灯反射镜注塑模具的脱模机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汽车组合灯反射镜注塑模具的脱模机构,包括下模板和用于成型产品左侧面、前侧面和后侧面的下模芯,所述的产品左侧面设有第一倒扣,所述的第一倒扣与水平面成第一夹角,它还包括用于成型第一倒扣的第一模芯,所述的下模板左端设有第一开口槽,所述的第一开口槽位于下模芯的左侧,所述的第一开口槽底表面与水平面也成第一夹角,所述的第一开口槽内滑动配合有第一滑块,所述的第一滑块上表面设有第一斜导柱孔,所述的第一斜导柱孔内滑动配合有第一斜导柱,所述的第一滑块右侧面设有滑槽,所述的下模芯内设有滑道,所述的滑道一端与第一开口槽连通,所述的滑道另一端与第一倒扣连通,所述的第一模芯可滑动配合在滑道内,所述的第一模芯一端的端部可上下滑动配合在滑槽内,所述的第一模芯另一端的端部位于第一倒扣的下表面。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在下模板上设第一开口槽,第一开口槽内设第一滑块,第一开口槽底表面与第一倒扣相互平行,第一滑块滑动配在第一开口槽内,第一模芯在滑道内做来回运动,开模的时候,第一斜导柱在第一斜导柱孔内运动从而带动第一滑块往第一开口槽远离产品的一端运动,此时第一滑块带动第一模芯在滑道内往远离产品的一端运动,同时第一模芯的一端与滑槽滑动配合,保证第一模芯往一个方向运动,从而使第一模芯顺利脱模,不会拉伤产品、结构简单且安装方便,通过机械运动来驱动内抽,实现产品灯泡出现孔脱模的扣位,能够顺利脱模取件,机构简单,方便安装。
作为优选,所述的滑槽横截面的形状为“T”字形,所述的滑槽远离产品一端的宽度大于滑槽近产品一端的宽度,结构简单,可靠性高。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开口槽底部设有凹槽,所述的第一斜导柱伸在凹槽内,便于第一滑块运动和复位。
作为优选,所述的产品后侧面设有第二倒扣,所述的下模板上还设有固定板,所述的固定板位于产品的后侧面,所述的固定板上表面设有用于成型第二倒扣的第二滑块,所述的第二滑块上表面设有第二斜导柱孔,所述的第二斜导柱孔滑动配合有第二斜导柱,所述的固定板上设有用于固定在下模板的固定孔,第二滑块上设有用于成型产品后侧面的型腔,开模的时候第二斜导柱带动第二滑块脱离产品,顺利开模,由于产品的局限性,产品高低落差太大,采用非常规滑块出模,可以解决产品倒扣顺利出模。
作为优选,所述的固定板远离产品的一侧设有限位柱,对第二滑块进行限位,可靠性高。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二滑块一侧与下模芯内壁滑动配合,起导向作用,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汽车组合灯反射镜注塑模具的脱模机构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如强模塑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如强模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331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门内把手壳体模具进胶口结构
- 下一篇:360°内扣抽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