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齿轮泵高速困油卸荷的组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33847.3 | 申请日: | 2018-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640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宿迁学院 |
主分类号: | F04C2/18 | 分类号: | F04C2/18;F04C15/00 |
代理公司: | 宿迁市永泰睿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4 | 代理人: | 朱真珍 |
地址: | 2238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浮动侧板 卸荷 从动齿轮轴 主动齿轮轴 从动齿轮 主动齿轮 困油 本实用新型 齿顶间隙 组合结构 齿轮泵 大区域 卸荷槽 套接 牙形 啮合 齿轮副轴 上端 面积和 小区域 齿槽 加宽 贴合 下端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齿轮泵高速困油卸荷的组合结构,包括主动齿轮轴、套接在主动齿轮轴上的主动齿轮、从动齿轮轴、套接在从动齿轮轴上的从动齿轮、前浮动侧板和后浮动侧板,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前浮动侧板与后浮动侧板上端之间通过主动齿轮轴相连,前浮动侧板与后浮动侧板下端之间通过从动齿轮轴相连,在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两端面上的每个齿槽根部各设置有凹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加工,通过借助齿轮副轴向的“大区域-小区域-大区域”齿顶间隙结构,使贴合牙形卸荷槽的齿顶间隙加宽到原先的4倍,从而拓宽了牙形卸荷槽的牙厚空间,致使卸荷面积和卸荷能力更大化,实现高速下的困油充分卸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齿轮泵,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齿轮泵高速困油卸荷的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齿轮泵是依靠泵体与啮合齿轮间所形成的工作容积变化和移动来输送液体或使之增压的回转泵。按照驱动方式又分为外啮合齿轮泵和内啮合齿轮泵,而在日常中我们常说的一般齿轮泵就是指外啮合齿轮泵,由于中、高压外啮合齿轮泵主要由主动齿轮、从动齿轮、泵体、前浮动侧板、后浮动侧板、泵盖和安全阀等组成,泵体、前浮动侧板、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后浮动侧板构成的密封空间就是齿轮泵的工作室,两个齿轮的轮轴分别装在前浮动侧板、后浮动侧板上的轴承孔内,主动齿轮轴伸出泵体,由电动机带动旋转;当液压油在渐开线齿轮泵运转过程中,因齿轮工作面上的啮合处、非工作面上的小侧隙处所封闭的空间体积随时间改变,伴随着一部分的液压油被困在其中,其压力发生周期性的升高与降低,从而形成困油现象,困油会严重影响齿轮泵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制约着齿轮泵的进一步发展,针对这一问题,现在主要采用两种方式来降低困油量,一种是通过改变齿形参数将困油流量降到最小,从源头上缓解困油现象,另一方面是通过设置卸荷槽的卸荷面积来缓解困油现象,但是采用上述两种方式仍不能大大降低或充分缓解齿轮泵在高速旋转时所产生的困油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齿轮泵高速困油卸荷的组合结构,目的在于: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困油卸荷组合结构,大大降低现有技术中齿轮泵在高速旋转时产生的困油流量,充分缓解齿轮泵在高速运转过程中产生的困油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途径实现的:
一种用于齿轮泵高速困油卸荷的组合结构,包括主动齿轮轴、套接在主动齿轮轴上的主动齿轮、从动齿轮轴、套接在从动齿轮轴上的从动齿轮、前浮动侧板和后浮动侧板,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前浮动侧板与后浮动侧板上端之间通过主动齿轮轴相连,前浮动侧板与后浮动侧板下端之间通过从动齿轮轴相连,在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两端面上的每个齿槽根部各设置有凹槽,使轴向的直齿顶间隙被分成“大区域”、“小区域”、“大区域”三个部分,形成冖形齿顶间隙结构,在所述前浮动侧板和后浮动侧板的内侧面上均开设有两对镜像设置的牙形卸荷槽和吸油侧两齿密封的引油槽。
所述前浮动侧板和后浮动侧板结构相同并镜像对称放置。
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过程中形成最小困油容积处的两对牙形卸荷槽中的两牙端圆弧直径设置为4mm,即牙厚的尺寸4mm,牙内圆弧与齿根圆的3倍齿顶间隙内偏置圆弧重合。
所述最小困油容积处为齿轮端面上的齿对称线、槽对称线、齿轮副中心线重合时的啮合位置;其中,从动齿轮端面上的齿对称线、主动齿轮端面上的槽对称线、齿轮副中心线重合时所形成的最小困油容积处为主动齿轮一侧的最小困油容积处;主动齿轮端面上的齿对称线、从动齿轮端面上的槽对称线、齿轮副中心线重合时所形成的最小困油容积处为从动齿轮一侧的最小困油容积处。
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时,牙形卸荷槽上的近齿轮副中心线一侧的牙端圆弧设置与最小困油容积处的齿轮过渡轮廓相切。
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时,牙形卸荷槽上的牙对应轮心的最小包角设置为60度,即牙心角为60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宿迁学院,未经宿迁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338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F04C 旋转活塞或摆动活塞的液体变容式机械
F04C2-00 旋转活塞式机械或泵
F04C2-02 .弧形啮合式的,即各配合元件具有圆弧形传送运动,每个元件都具有相同数目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4C2-08 .相互啮合式,即带有与齿轮机构相似的配合构件的啮合
F04C2-22 .内轴式,与其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具有同方向的运动,或其中的1个配合元件是固定的,内部元件比外部元件有更多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4C2-24 .反向啮合式的,即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的运动方向相反
F04C2-30 .具有F04C2/02,F04C2/08,F04C 2/22,F04C 2/24各组中两组或多组所包含的特征,或具有包含在这些组中的一个组的特征,并且配合元件之间具有其他形式的运动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