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材自动装配管帽的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33875.5 | 申请日: | 2018-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755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冯晓龙;叶德园;柳国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伟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14 | 分类号: | B65G47/14;B65B1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周红芳 |
地址: | 317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材 管帽 工作台架 放料 齿轮啮合式 帽机构 本实用新型 供料机构 自动装配 振动盘 光电感应器 传输机构 过程噪声 牵引机构 物料传递 在线生产 整体作业 装配作业 出料口 分工位 挤出机 流畅性 打料 夹持 装配 传递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材自动装配管帽的设备,包括管材放料工作台架、设置于管材放料工作台架上方中部的传输机构、设置于管材放料工作台架上的牵引机构、挤出机、第一光电感应器和PLC控制系统,所述管材放料工作台架两端分别设置一个管帽振动盘供料机构和一个相应的齿轮啮合式打帽机构,所述管帽振动盘供料机构的出料口和齿轮啮合式打帽机构的打料口进行对接。本实用新型的设备解决对于在线生产的管材进行实时的管帽装配作业。通过在线感应物料和分工位传递后,实现数据和物料传递的流畅性。通过管材的端面夹持和齿轮啮合式打帽机构,实现管帽顺利装配到位。整体作业过程噪声小,稳定性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材自动装配管帽的设备。
背景技术
塑料管材一般经挤出机流水线生产,为了保证管材在包装、运输过程中,其端部不受挤压、碰撞等受损,在进行包装前,通常在管材的两端套上塑料管道。
目前,一般进行人工套管帽,效率低,工作强度大。
本申请在于解决对于在线生产的管材进行实时的管帽装配作业。通过在线感应物料,和分工位传递后,实现数据和物料传递的流畅性。通过端面夹持和齿轮啮合式打帽机构,实现管帽顺利装配到位。整体作业过程噪声小,稳定性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材自动装配管帽的设备。
一种管材自动装配管帽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管材放料工作台架、设置于管材放料工作台架上方中部的传输机构、设置于管材放料工作台架上的牵引机构、挤出机、第一光电感应器和PLC控制系统,所述管材放料工作台架两端分别设置一个管帽振动盘供料机构和一个相应的齿轮啮合式打帽机构,所述管帽振动盘供料机构的出料口和齿轮啮合式打帽机构的打料口进行对接;
挤出机可将管材传递至牵引机构上,牵引机构和第一光电感应器设置于管材放料工作台架的两端;所述第一光电感应器通过PLC控制系统与传输机构和牵引机构分别信号连接,通过牵引机构将管材沿管材放料工作台架长度的水平直线方向牵引传送至传输机构上,第一光电感应器感应到管材前端后,牵引机构停止工作,传输机构开始工作将管材向打帽作业区传递,进行打帽。
所述的一种管材自动装配管帽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机构的数量为至少一个,所述传输机构沿外周边均匀间隔设置若干上料槽板,相邻两个上料槽板与传输机构的外周边之间形成槽形通道,牵引机构可将管材牵引传送至传输机构的槽形通道上。
所述的一种管材自动装配管帽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机构为链条传输移送机构,所述传输机构工作时作周向回转运动。
所述的一种管材自动装配管帽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管帽振动盘供料机构包括支撑台、振动腔盘和管帽料槽,所述振动腔盘设置于支撑台上方,管帽料槽一端与振动腔盘通接,管帽料槽另一端与齿轮啮合式打帽机构的打料口进行对接。
所述的一种管材自动装配管帽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机构上设置第二光电感应器,所述牵引机构通过PLC控制系统与第二光电感应器信号连接,当管材前端通过挤出机传递至牵引机构上时,牵引机构上的第二光电感应器感应到管材后,牵引机构开始工作将管材传递至传输机构上。
所述的一种管材自动装配管帽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机构为皮带牵引机。
所述的一种管材自动装配管帽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管材放料工作台架两端对称安装有升降夹持机构,升降夹持机构可将管材的端部夹持固定,且使管材的端部与齿轮啮合式打帽机构的打料口对齐。
所述的一种管材自动装配管帽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夹持机构包括升降气缸和固定设置于升降气缸上方的气动手指,所述升降气缸的下端设置于管材放料工作台架上,当升降夹持机构处于初始位置时,气动手指顶部的高度小于传输机构顶部的高度;当升降夹持机构的升降气缸升起时,气动手指顶部的高度大于传输机构顶部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伟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伟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338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