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后桩法导管架水下灌浆管线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35563.8 | 申请日: | 2018-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664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大鹏;汪冬冬;潘晓炜;张悦然;高健岳;周国然;孙彬;许卫士;吕东良;孙兆斌;李成;孙烜;杜炎丰;王岩松;龚徐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上海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港湾(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5/06 | 分类号: | E02D15/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百一领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3 | 代理人: | 王奎宇;甘章乖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灌浆管 灌浆 导管架 灌浆管线 封底 环形封堵 连通设置 备用 管线系统 环形空间 环形设置 加工方便 外侧壁面 成功率 申请 穿过 保证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后桩法导管架水下灌浆管线系统,管线系统包括主灌浆管,备用灌浆管、封底灌浆管和环形封堵器,主灌浆管、备用灌浆管以及封底灌浆管穿过导管架的外侧壁面并与环形空间连通设置,环形封堵器环形设置在导管架的底部内侧,并与封底灌浆管连通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灌浆管线系统加工方便且灌浆方法简单,提高了灌浆效率和灌浆质量,保证导管架水下灌浆成功率和水下灌浆质量。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导管架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后桩法导管架水下灌浆管线系统。
背景技术
导管架结构是海上风电风机基础、海上升压站基础和海上采油平台基础的主要基础结构型式之一,灌浆连接技术是导管架基础施工的关键技术,而灌浆管线设计与灌浆封堵是导管架水下灌浆的重中之重。一般来说,导管架安装施工工艺分为“先桩法”和“后桩法”两种工艺。针对不同的导管架结构可以采用不同的封堵方式,对于“后桩法”施工工艺导管架水下灌浆封堵可以采用“主动式”或“被动式”两种不同类型的封堵方式。
水下灌浆是导管架基础施工的一项关键工序,通常采用泵送压浆的方式将灌浆料从环形空间底部自下而上通过水下灌浆方式灌注到导管架与钢管桩之间的环形空间。对于导管架水下灌浆施工而言,灌浆管线设计的合理性和灌浆封堵措施的有效性,也是影响导管架水下灌浆成败的关键因素。如果上述问题处理不当,会出现灌浆过程易堵管和封堵器封闭不严、损坏等现象,产生漏浆严重影响施工效果。
对应封堵而言,常见的问题一个是封堵器损坏导致封堵失败,另一个是封堵器导致打桩过程发生“卡桩”。一般来说,“卡桩”更多发生在采用“被动式”封堵器方式。无论是“主动式”还是“被动式”封堵器,在实际工程中均发生过封堵器破坏导致水下封堵失效引起漏浆的情况发生,一旦发生漏浆现场处理起来非常困难,并且造成灌浆料的浪费。主动式封堵器比较典型的是“气囊式”封堵器,采用橡胶囊内充气或充水的方式进行主动式封堵。虽然国外应用较多、技术成熟,但价格较高。
灌浆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是封堵器封闭不严、损坏,进一步造成灌浆时漏浆、灌浆材料的浪费和工期延长。封堵器封闭不严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封堵器与钢管桩之间的间隙太大,海床面的上层土质多为淤泥质土,淤泥反向挤压封堵器橡胶囊进入环形空间,这样就造成了封堵器封闭不严。另一方面,在打桩作业中,插桩位置不正以及锤击的冲击力很大,就会造成封堵器的损坏或者磨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或不足,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后桩法导管架水下灌浆管线系统,其灌浆管线系统加工方便且灌浆封堵方法简单,提高了灌浆效率和灌浆质量,保证导管架水下灌浆成功率和水下灌浆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具有如下构成:
一种后桩法导管架水下灌浆管线系统,所述管线系统向导管架和钢管桩之间的环形空间输送罐浆料,其包括至少一根主灌浆管,至少一根备用灌浆管、至少一根封底灌浆管以及环形封堵器,所述主灌浆管、备用灌浆管以及封底灌浆管均穿过所述导管架的外侧壁面并与所述环形空间连通设置,所述环形封堵器环形设置在所述导管架的底部内侧,并与所述封底灌浆管连通设置;其中,所述封底灌浆管中的封底灌浆口的高程低于所述主灌浆管上的主灌浆口的高程,所述主灌浆管上的主灌浆口的高程低于所述备用灌浆管中的备用灌浆口的高程。
所述主灌浆口的高程比所述封底灌浆口的高程高0.5-1m。
相邻设置的所述备用灌浆口每隔5-10m设置。
所述封底灌浆口位于所述环形封堵器橡胶囊内。
所述主灌浆管、备用灌浆管以及封底灌浆管通过固定管安装在所述导管架的外侧壁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上海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港湾(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未经中交上海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港湾(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355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