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串联开关的多路不同种类电池组并联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39418.7 | 申请日: | 2018-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885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冬雷;李福俊;祁泽睿;王晓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动力京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组 串联单元 多路 并联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 充电开关 串联开关 放电开关 一次电源 电池端 电源端 负载端 并联运行控制 电池组充电 充电控制 多组隔离 放电控制 负载供电 平台电压 寿命状态 直接供电 直流电源 灵活 应用 | ||
1.一种串联开关的多路不同种类电池组并联控制装置,包括负载(1)、电池组(2)、直流电源(3)、一次电源(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放电开关串联单元(5)或者充电开关串联单元(6);所述放电开关串联单元(5)包括电源端一(506)、负载端一(507)、电池端一(508);所述充电开关串联单元(6)包括电源端二(606)、负载端二(607)、电池端二(608);
所述一次电源(4)与直流电源(3)的输入端相连,负载(1)、电池组(2)、直流电源(3)的一端连在一起,另外一端分别与放电开关串联单元(5)的负载端一(507)、电池端一(508)、电源端一(506)相连;
所述一次电源(4)与直流电源(3)的输入端相连,负载(1)、电池组(2)、直流电源(3)的一端连在一起,另外一端分别与充电开关串联单元(6)的负载端二(607)、电池端二(608)、电源端二(606)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串联开关的多路不同种类电池组并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开关串联单元(5)还包括充电二极管(501)、充电功率开关一(502)、放电功率开关一(503)、短接器一(504)、直供电二极管一(505)、控制器一(509);
所述放电功率开关一(503)与充电功率开关一(502)串联连接在负载(1)和电池组(2)之间,其中间连接点与充电二极管(501)阳极相连,充电二极管(501)的阴极与短接器一(504)和电源端一(506)连接在一起,短接器一(504)的另外一端与直供电二极管一(505)的阴极相连,直供电二极管一(505)的阳极与放电功率开关一(503)的另外一端和负载端一(507)连接在一起,充电功率开关一(502)的另外一端连接电池端一(508),控制器一(509)检测电池组(2)的单体电池电压和电池充放电电流,以及电池组(2)的总电压,并对充电功率开关一(502)、放电功率开关一(503)进行控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串联开关的多路不同种类电池组并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开关串联单元(6)还包括放电二极管(601)、充电功率开关二(602)、放电功率开关二(603)、短接器二(604)、直供电二极管二(605)、控制器二(609);
所述充电功率开关二(602)与放电功率开关二(603)串联连接在电池组(2)和直流电源(3)之间,其中间连接点与放电二极管(601)阴极相连,放电二极管(601)的阳极与直供电二极管二(605)阳极和负载端二(607)连接在一起,直供电二极管二(605)的阴极和短接器二(604)的一端相连,短接器二(604)的另一端与充电功率开关二(602)和电源端二(606)相连接,放电功率开关二(603)的另一端与电池端二(608)连接,控制器二(609)检测电池组(2)的单体电池电压和电池充放电电流,以及电池组(2)的总电压,并对充电功率开关二(602)、放电功率开关二(603)进行控制。
4.如权利要求2和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串联开关的多路不同种类电池组并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开关串联单元(5)中的短接器一(504)将直供电二极管一(505)接入电路,或者将其从电路中断开,短接器一(504)可以手动控制也可以通过控制器一(509)进行自动控制;
所述充电开关串联单元(6)中的短接器二(604)可以用短接片短接,将直供电二极管二(605)接入电路,或者将其从电路中断开;短接器二(604)可以手动控制也可以通过控制器二(609)进行自动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动力京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动力京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3941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