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椭圆机功能的动感单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40555.2 | 申请日: | 2018-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617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侯岩卫;孙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侯岩卫;孙宇 |
主分类号: | A63B22/06 | 分类号: | A63B22/0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连耀忠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感单车 把手组件 旋转支杆 椭圆机 踏杆 主架 本实用新型 延展装置 支撑装置 右曲柄 鞍座 枢接 一机两用 惯性轮 操控 车把 底端 右脚 站姿 转轴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椭圆机功能的动感单车,包括主架、把手组件、惯性轮、左、右脚蹬、鞍座、转轴和左、右曲柄;动感单车还包括两踏杆、旋转支杆、延展装置和支撑装置;旋转支杆的底端枢接于主架,旋转支杆的顶端枢接于把手组件,两踏杆的各一端分别与左、右曲柄的各另一端对应相连接,两踏杆的各另一端分别与支撑装置相配合;延展装置连接在主架与把手组件之间。本实用新型使得动感单车的鞍座与车把之间能够腾出足够的空间来让骑行者以站姿的行态来操控实现椭圆机功能的部件,从而达到一机两用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育健身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椭圆机功能的动感单车。
背景技术
动感单车和健身车都是属于脚蹬式健身器材,动感单车和健身车在结构组成上大致相同,都有车把、飞轮、鞍座和脚蹬等部件,但是,在构成上仍有区别,比如:动感单车的飞轮直径比较大,而健身车的飞轮直径比较小,而且动感单车的飞轮的惯性要大于健身车的飞轮的惯性;动感单车的脚踏的运动是双向的;健身车的脚踏的运动方式,惯量如果超过安规要求必须是单向运动,对于椭圆机来说,飞轮的惯性越大,骑行就越顺畅;且椭圆机脚踏也是双向运动。动感单车的鞍座的高度较健身车的鞍座的高度要高,也相当于动感单车的鞍座与车把的高度差要小于健身车的鞍座与车把的高度差,这种布局方式使得动感单车的骑行者要呈身体前倾的匍匐状态,健身车通常为坐式骑行,而动感单车既可坐式骑行也可站式骑行;健身车的骑行者通常是用手抓住车把,而动感单车的骑行者在用手抓住车把的同时还会用手肘抵在车把上。正是由于上述这些区别使的动感单车和健身车的车架具有一定的区别,动感单车的车架会使得鞍座与车把之间的距离相对较小,而健身车的车架会使得鞍座与车把之间的距离相对较大。为了扩大健身器材的功能,现有技术中是将健身车的功能融合到椭圆机中,使得一种带椭圆机功能的健身车应运而生,这种椭圆机是在结构上增加了鞍座,使得椭圆机具有健身车的功能,达到一机两用的目的,而现有技术的动感单车就没有增加椭圆机的功能,来利用动感单车骑行时有足够惯性的特性应用到椭圆机中,让健身者能在锻炼中感到更舒适,更有效果;这是因为动感单车的鞍座与车把之间无法提供足够的空间来让骑行者以站姿的行态来操控实现椭圆机功能的部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带椭圆机功能的动感单车,通过对动感单车的结构改进,使得动感单车的鞍座与车把之间能够腾出足够的空间来让骑行者以站姿的行态来操控实现椭圆机功能的部件,从而达到一机两用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椭圆机功能的动感单车,包括主架、把手组件、惯性轮、左、右脚蹬、鞍座、转轴和左、右曲柄;所述转轴可转动地安装在主架上,所述惯性轮安装于主架并与所述转轴相联动;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右曲柄的各一端对应相连接,所述左、右曲柄的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左、右脚蹬;所述鞍座和把手组件按照符合动感单车要求的对应位置配置在主架上;且鞍座与主架相固定;动感单车还包括两踏杆、旋转支杆、延展装置和支撑装置;所述旋转支杆的底端枢接于所述主架,所述旋转支杆的顶端固接于所述把手组件;所述两踏杆的各一端分别与所述左、右曲柄的各另一端对应相连接,所述两踏杆的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支撑装置相配合;所述延展装置连接在所述主架与所述把手组件之间,以在延展装置打开时,使把手组件能够围绕旋转支杆的底端转动而向前移动,从而扩展把手组件与鞍座之间的距离,腾出符合操作椭圆机功能的操作空间。
所述延展装置包括内杆件和外套管,所述外套管枢接于所述主架的上部,所述内杆件的一端与所述把手组件相枢接,所述内杆件的另一端滑动插套于所述外套管;所述外套管装有第一弹性定位销,所述内杆件设有与所述外套管的第一弹性定位销相配合的定位孔。
所述内杆件的一端与所述把手组件的相枢接处的位置高于所述外套管与所述主架的相枢接处的位置。
所述主架包括朝前斜向设置的第一后支撑,所述第一后支撑的上部设有用来容纳所述内杆件的另一端的容纳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侯岩卫;孙宇,未经侯岩卫;孙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405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摆腿健身器
- 下一篇:一种自带MP5的动感单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