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变建筑表皮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40619.9 | 申请日: | 2018-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805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陈晗;杨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意潜建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15/70 | 分类号: | E05F15/70;E05F15/71;E05F15/73;E06B9/30;E06B9/32;E06B9/28 |
代理公司: | 31105 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周涛 |
地址: | 450044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模块 传感器模块 百叶 本实用新型 窗户 控制模块 表皮 数据输入控制器 表皮构件 传动连接 户内单元 户外单元 可变建筑 模块设置 热舒适度 实时监测 通讯连接 舒适度 户内 照度 户外 室内 平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变建筑表皮系统,该系统包括:窗户模块;外百叶模块,所述外百叶模块设置在所述窗户模块外侧;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与所述窗户模块、外百叶模块传动连接;传感器模块,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设置在户外的户外单元和设置在户内的户内单元;以及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传感器模块、驱动模块通讯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实时监测每一户的温度、照度等变量,再将数据输入控制器,通过计算得出平衡室内热舒适度、光舒适度所需要达到的表皮状态,再由驱动模块控制建筑表皮构件运动达到此状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变建筑表皮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产品的传感器设置在室外,能够感应不同天气变量来控制帘片开合,例如光照、雨、风等,但对于室内的实时环境缺少感应及反馈。由于每一户的住户人数、房间功能、日常活动习惯等都不同,造成每一户的室内环境都会有区别。现有产品的传感器仅仅针对室外环境做出反馈,电动户外百叶运动的结果可能达不到满足室内舒适度所需的条件。
现有产品的控制系统较为简单,传感器将感应的讯息输入控制器,控制器再根据预先设定好的临界值来控制电机转动,完成百叶开合。例如当外界光照强度大于一定的数值时,控制器会接收到传感器输入的信号,控制百叶关闭。这种控制系统只保证了遮阳效果,而对百叶开合造成的室内温度、采光、视野等环境的影响没有进行综合考量,可能由于该产品的使用反而造成室内使用者的不舒适或建筑能耗的增加。
现有产品的作用是为了隔绝太阳辐射带来的热量,从而降低室内温度。然而厂家在设计时并没有考虑不同地区太阳高度角的区别,在使用时帘片的开合角度可能无法满足完全隔绝太阳直射的需求,造成室内温度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现有产品仅针对炎热季节白天的遮阳,对于炎热季节夜晚的通风、过渡季节的遮阳以及寒冷季节的保温没有相对应的措施,年使用频率较低,使用时间较短。
现有产品的外门窗及电动户外百叶分开进行运动,无必然联系。即使电动户外百叶能够调节一部分室内环境,由于门窗的开合不受控制,导致很多情况下遮阳构件无法发挥最大的作用。例如,夏季炎热的白天电动户外百叶放下用来遮阳,但如果窗户开启,室内空气依旧会与室外炎热的空气发生热交换,导致室内温度升高,无法达到降温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变建筑表皮系统,本实用新型能够实时监测每一户的温度、照度等变量,再将数据输入控制模块,通过计算得出平衡室内热舒适度、光舒适度所需要达到的表皮状态,再由驱动模块控制建筑表皮(包括窗户模块和外百叶模块)运动达到此状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变建筑表皮系统,该系统包括:
窗户模块;
外百叶模块,所述外百叶模块设置在所述窗户模块外侧;
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与所述窗户模块、外百叶模块传动连接;
传感器模块,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设置在户外的户外单元和设置在户内的户内单元;以及
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传感器模块、驱动模块通讯连接。
所述户外单元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用来获取实时户外温度,所述户内单元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用来获取实时户内温度。
所述户外单元包括第一照度传感器,用来获取实时户外照度,所述户内单元包括第二照度传感器,用来获取实时户内照度。
所述户外单元包括风速传感器和/或雨水传感器。
所述户内单元包括红外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意潜建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意潜建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406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