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式预应力锚索张拉限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45029.5 | 申请日: | 2018-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437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徐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74 | 分类号: | E02D5/7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锚索 限位板 张拉 预应力锚索 可调节式 限位器 夹片 锚孔 螺栓 锁定 技术方案要点 建筑施工领域 本实用新型 荷载要求 孔内螺纹 锚索结构 荷载 传统的 穿孔 夹紧 伸入 限位 相配 连通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式预应力锚索张拉限位器,涉及建筑施工领域,解决了当锚索要求采用不同锁定荷载要求时,传统的限位板无法实现该要求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可调节式预应力锚索张拉限位器,包括锚索、夹片和限位板,所述夹片与锚索结构相配合用于将锚索夹紧,所述限位板内部具有供夹片活动的锚孔,所述限位板具有与锚孔连通的调节孔,所述调节孔内螺纹连接有伸入锚孔内的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上开设有供锚索穿过的穿孔,能够在现场方便、快捷地对限位尺寸进行调整,使锚索得到不同的张拉锁定荷载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调节式预应力锚索张拉限位器。
背景技术
预应力锚索是指采取预应力方法把锚索锚固在岩体内部的索状支架,用于加固边坡。锚索靠锚头通过岩体软弱结构面的孔锚入岩体内,把滑体与稳固岩层联在一起,从而改变边坡岩体的应力状态,提高边坡不稳定岩体的整体性和强度。预应力锚索施工时,需专门的拉紧装置和机具。
通常,预应力锚索在张拉锚固施工过程中大多是采用固定的限位板进行锚固,由于限位板的限位尺寸为定值,无法进行调整。因此当锚索要求采用不同锁定荷载要求时,传统的限位板无法实现该要求,甚至在张拉过程中若限位尺寸偏小,钢绞线可能会拉毛夹片咬齿造成潜在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节式预应力锚索张拉限位器,能够在现场方便、快捷地对限位尺寸进行调整,使锚索得到不同的张拉锁定荷载值。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可调节式预应力锚索张拉限位器,包括锚索、夹片和限位板,所述夹片与锚索结构相配合用于将锚索夹紧,所述限位板内部具有供夹片活动的锚孔,所述限位板具有与锚孔连通的调节孔,所述调节孔内螺纹连接有伸入锚孔内的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上开设有供锚索穿过的穿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调节螺栓螺纹连接在调节孔内且伸入锚孔内部,在调节螺栓调节的过程中可以对夹片与调节螺栓之间的距离即限位尺寸进行调节,从而使锚索得到不同的张拉锁定荷载值,能够适应不同荷载值要求时的使用。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板包括通过螺栓相连的锚具和限位器底座,所述锚孔包括开设在锚具上的底孔以及开设在限位器底座上的限位孔,所述调节孔开设在限位器底座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锚具和限位器底座通过螺栓相连,能够根据锚索规格的不同进行不同锚具和限位器底座的更换,从而适应不同锚索的张拉使用,同时锚具和限位器可拆卸,在出现损坏时只需要将单一部件拆除更换即可。
作为优选,所述夹片为楔形结构,所述底孔和限位孔为与夹片锥度相同的楔形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夹片设置为楔形结构,夹片能够更好地将锚索夹紧,同时将底孔和限位孔设置为与夹片锥度相同的楔形结构,能够增大与夹片的接触面积,避免在张拉过程中夹片对底孔的孔壁造成破坏。
作为优选,所述调节孔的深度位于限位器底座沿锚索轴向方向长度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过程中,若调节孔深度过浅,则调节螺纹连接在调节孔内后连接稳定性不高,容易在锚索张拉过程中脱落;若调节孔深度过深时,调节螺栓所能调节的限位尺寸太小,无法对限位尺寸起到很好的适应性调节,通过对调节孔的深度设置为限位器底座沿锚索轴向方向长度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之间,能够在保持较好的连接稳定性下对限位尺寸起到较好的适应性调节。
作为优选,所述调节螺栓的长度沿锚索轴向方向的长度至少为限位器底座沿锚索轴向方向长度的三分之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调节螺栓长度过短时,调节螺栓旋入调节孔内后难以继续进行调节,通过将调节螺栓的长度至少为限位器底座沿锚索轴向方向长度的三分之二的设计,能够方便对调节螺栓进行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450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