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冷系统用的卧式油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46895.6 | 申请日: | 2018-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599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宋彬彬;宋春晓;宋骁驹;胡崇 | 申请(专利权)人: | 乳山市创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3/02 | 分类号: | F25B43/02 |
代理公司: | 威海恒誉润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60 | 代理人: | 鹿刚 |
地址: | 2645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子筛 油气分离组件 油气分离装置 制冷系统 筒体 卧式油分离器 油气分离效果 本实用新型 回油口 半椭圆形封头 制冷剂气流 挡板 筒体结构 筒体两端 卧式筒体 油分离器 左右两侧 出气管 储油池 分离板 过滤芯 进气管 右挡板 左挡板 封头 密闭 透孔 外凸 体内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冷系统用的卧式油分离器,其解决了现有油分离器制冷剂气流流速较高、油气分离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其设有卧式筒体和位于筒体两端外凸的半椭圆形封头,筒体和两侧封头组成密闭的筒体结构,筒体上设有进气管、出气管、回油口、储油池及油气分离装置,回油口设置在筒体底部,油气分离装置设置在筒体内,油气分离装置设有第一油气分离组件和第二油气分离组件,第一油气分离组件设有过滤芯和带透孔的分离板,第二油气分离组件设有分子筛和挡板,分子筛设有第一分子筛和第二分子筛,第一分子筛和第二分子筛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挡板和右挡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油气分离效果好,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制冷系统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结构部件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冷系统用的卧式油分离器。
背景技术
冷冻油是制冷系统压缩机内不可或缺的润滑剂,主要起着降低机构摩擦、减少机械部件磨损、降低温度及增强密封性的作用。在制冷机组运转工作的时候,冷冻油不可避免的会随着制冷剂进入到制冷系统中,参与制冷循环。冷冻油随着制冷剂进入到蒸发器或冷凝器后会在换热器表面形成一层油膜,导致换热器传热热阻增加,从而影响换热性能。所以,通常为了减少进入换热器中的冷冻油,保证压缩机安全稳定的运转,就需要在制冷机组中安装油分离器,将随着制冷剂排出的冷冻油分离出来。如果油分离器的分离效果不好,冷冻油随着制冷剂进入到制冷系统中,会影响制冷效果,同时还会导致制冷系统中冷冻油越级越多。
现有油分离器主要有离心式油分离器、洗涤式分离器及过滤式油分离器,在制冷机组中,通常采用过滤式油分离器,一般过滤式油分离器主要是通过添加一层或多层滤芯或金属丝网等做为过滤介质,虽然可以对制冷剂和油进行分离,但油气分离效果较差,油气分离不充分。通常过滤面积较小,而且直接采用过滤分油,由于气流流速较高,首先进入过滤装置的是较大的油滴,冲击力较大,影响分油效果;虽然可以通过增大油分体积及增加油气分离空间等途径来增强分离效果,但会使油分离器的重量及生产成本大大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现有油分离器油气分离效果较差、油气分离不充分、制冷剂进入筒体初始流速较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以有效降低制冷剂气流流速、提高油气分离效果的卧式油分离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设有卧式筒体和位于筒体两端外凸的半椭圆形封头,筒体和两侧封头组成密闭的筒体结构,筒体上设有进气管、出气管、回油口、储油池及油气分离装置,回油口设置在筒体底部,油气分离装置设置在筒体内,油气分离装置设有第一油气分离组件和第二油气分离组件,第一油气分离组件设有过滤芯和带透孔的分离板,第二油气分离组件设有分子筛和挡板,分子筛设有第一分子筛和第二分子筛,第一分子筛和第二分子筛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挡板和右挡板。
优选地,过滤芯上端固定连接在筒体的上端内壁,分离板沿着筒体径向中心轴平行设置,分离板与过滤芯垂直。
优选地,第一分子筛和第二分子筛与筒体中心轴垂直设置,与筒体上下端内壁固定连接,挡板与分子筛平行设置。
优选地,储油池设在筒体下部,储油池设有两个,沿着进气管到出气管的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储油池和第二储油池。
优选地,回油口设有两个,分别为第一回油口和第二回油口,第一回油口位于第一储油池底部,第二回油口位于第二储油池的底部。
优选地,筒体上还设有安全阀、视液镜和加油口。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L形进气管设置,有效降低制冷剂气流初始流速,增加分离效果;由于采用多层分离装置,对制冷剂进行多次分离,油气分离更加充分,分离出的冷冻油继续被压缩机回收循环利用,有效降低制冷系统运行成本,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乳山市创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乳山市创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468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氟利昂制冷集油器
- 下一篇:多路板换供冷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