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悬臂重力铸造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48633.3 | 申请日: | 2018-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254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秦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擎一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6 | 分类号: | B22C9/06;B22C9/22;B22D29/04;B22D3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1 | 代理人: | 刘佳 |
地址: | 402283 重庆市江津***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力铸造模具 水箱 底端 悬臂 电动伸缩杆 摩托车 导管 水泵 本实用新型 下壳体 支撑筒 防水套管 后续加工 加工流程 加工效率 水平设置 一次成型 重力铸造 铸件脱模 弹簧 脱模 铸件 左端 简易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重力铸造模具技术领域,尤其为摩托车悬臂重力铸造模具,包括水箱和导管,所述水箱的底端内侧与导管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导管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下壳体,所述下壳体的外侧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筒,且支撑筒的底端与水箱的内侧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水箱的内侧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外侧设有防水套管,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水泵、电动伸缩杆和弹簧实现对摩托车悬臂重力铸造模具中铸件的简易脱模,能够一次成型,减少后续加工,简化加工流程,使铸件脱模加工效率提高,有利于摩托车悬臂重力铸造的发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重力铸造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摩托车悬臂重力铸造模具。
背景技术
重力铸造是指金属液在地球重力作用下注入铸型的工艺,也称浇铸,广义的重力铸造包括砂型浇铸、金属型浇铸、熔模铸造,泥模铸造等,窄义的重力铸造专指金属型浇铸,金属型铸造又称硬模铸造,它是将液体金属浇入金属铸型,以获得铸件的一种铸造方法,铸型是用金属制成,可以反复使用多次,金属型铸造目前所能生产的铸件,在重量和形状方面还有一定的限制,因此,对摩托车悬臂重力铸造模具的需求日益增长。
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大部分摩托车悬臂重力铸造模具在悬臂铸件结构复杂时脱模困难,而脱模简单的铸件需要更多的后续加工,难以一次成型,使铸件脱模加工效率降低,不利于摩托车悬臂重力铸造的发展,而且传统的摩托车悬臂重力铸造模具的内侧拆卸清洗较为复杂,费时费力,不利于高效生产,同时,模具内侧清洗不净会导致下一次铸件表面粗糙或难以脱模,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摩托车悬臂重力铸造模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摩托车悬臂重力铸造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摩托车悬臂重力铸造模具,包括水箱和导管,所述水箱的底端内侧与导管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导管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下壳体,所述下壳体的外侧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筒,且支撑筒的底端与水箱的内侧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水箱的内侧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外侧设有防水套管,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且推板的外侧与下壳体的内侧滑动连接,所述推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下壳体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弹簧,所述弹簧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活塞板,且活塞板的外侧与下壳体的内侧滑动连接,所述下壳体的外侧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内侧设有竖直设置的螺钉,所述螺钉的外侧滑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上壳体,所述上壳体的顶端转动连接有挡板,且挡板的底端与上壳体的顶端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定位板的内侧设有螺纹,且定位板的内侧与螺钉螺旋连接,所述定位板的顶端与限位板的底端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防水套管的内侧与电动伸缩杆的粗端固定连接,且防水套管的内侧与电动伸缩杆的细端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架呈“T”型设置,且支架位于下壳体的内侧中央位置处。
优选的,所述连接柱的一端与活塞板的一端相贴合,且弹簧的轴心与连接柱的轴心均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水泵、电动伸缩杆和弹簧实现对摩托车悬臂重力铸造模具中铸件的简易脱模,能够一次成型,减少后续加工,简化加工流程,使铸件脱模加工效率提高,有利于摩托车悬臂重力铸造的发展。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定位板、螺钉和导管实现了对摩托车悬臂重力铸造模具的内侧的简易拆卸清洗,省时省力,同时,模具内侧清洗洁净使下一次铸件表面光滑,减少瑕疵,并便于脱模顺利,有利于高效生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擎一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擎一模具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486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型铸造用盲孔排气装置
- 下一篇:铸造系统和放热进料器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