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宽范围恒功率充电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48905.X | 申请日: | 2018-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678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宁军;施小京;翟会强;付越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飞亚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黄晓军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恒功率充电 电连接 恒功率模块 变压器 电流反馈模块 反馈调节模块 本实用新型 功率输出端 充电模式 电池充电 转换模块 变压 设备技术领域 脉冲式充电 锂电池充电 初级线圈 次级线圈 电路供电 电压级别 电压平台 电源充电 电源输入 客户需要 输入电源 依次连接 使用率 供电 输出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宽范围恒功率充电设备,属于电源充电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源输入、变压转换模块,还包括恒功率模块、电流反馈模块和反馈调节模块;变压转换模块包括变压器,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电连接恒功率模块,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电连接功率输出端;功率输出端电连接电流反馈模块,恒功率模块电连接反馈调节模块。本实用新型输入电源可以为多种电压级别,可以为常见的12V、24V电压供电,也可以为机载28V为本电路供电;输出可以给常见的12V、24V电池充电,也可以为机载28V电池充电,也可以根据客户需要为不同电压平台的锂电池充电;可以实现多种充电模式:如:CC‑CV充电模式、恒功率充电模式、脉冲式充电,恒功率充电模式使硬件使用率更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电电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电效率高、使用安全、成本低,可实现不间断充电的宽范围恒功率充电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发展各式各样的电池出现在了各个行业当中,我们日常常见的12V、24V、48V电池在各种设备上都可以看到。种类有铅酸,镍氢,锂电等等。不同种类的电池需要不同电压级别的充电设备进行充电,这样充电电耗高,功率不稳定,充电效率低。我们举例来说明一下;一个29.4V/4A CC-CV充电器,最小充电电压为20V,那么它的整个恒流充电过程功率最小是20×4=80W,最大是29.4×4=117.6W。我们再来说一下恒功率充电模式,一个29.4V/4A CW-CV充电器,它的整个恒功率充电过程功率一直是117.6W,不论是20V时还是在29.4V时功率都保持不变。
恒功率充电模式的应用可以简单、经济、有效的拓展为UPS工作模式。举例我们有一个100W的负载,用个29.4V/4A CC-CV充电器,在电池空电情况下是实现不了的,只有加大充电器功率,才可以实现。而恒功率充电模式,就可以用更低的成本直接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效率高、使用安全、成本低,可实现不间断充电的宽范围恒功率充电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宽范围恒功率充电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源输入、变压转换模块,还包括恒功率模块、电流反馈模块和反馈调节模块;所述变压转换模块包括变压器,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电连接所述恒功率模块,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电连接功率输出端;所述功率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电流反馈模块,所述恒功率模块电连接所述反馈调节模块;
所述恒功率模块包括第一控制芯片和第一三极管,所述初级线圈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源极,所述第一三极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控制芯片,所述第一三级管的漏极与电源负极连接;
所述电流反馈模块包括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次级线圈的一端,所述次级线圈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连接所述功率输出端;
所述反馈调节模块包括第二控制芯片,所述第二二极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芯片,所述第二控制芯片连接有第九电阻,所述第九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源输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一端还连接有可变电阻,所述可变电阻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二电阻和第七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功率输出端,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五电容,所述第五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功率输出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三极管的漏极还连接有第一电阻和第八电阻,所述第八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源负极,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有第四电容,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源负极。
进一步的,所述恒功率模块并联有第六电容和第八电容,所述第六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源输入,所述第六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源负极,所述第八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源输入,所述第八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源负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飞亚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飞亚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489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墙壁插座式无线充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