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压负极继电器黏连的检测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49171.7 | 申请日: | 2018-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116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钟少斌;刘晨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塔菲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27 | 分类号: | G01R31/327;B60L58/1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潘俊达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阻单元 负极继电器 分压电路 电连接 总正极 继电器 电池组 隔离通信单元 本实用新型 电压采集 高压负极 检测电路 输入端电连接 微控制单元 正极继电器 一端连接 参考地 输出端 总负极 采样 串联 电路 输出 发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高压负极继电器黏连的检测电路,包括电池组、分别连接于电池组总正极、总负极的正极继电器和负极继电器,还包括连接总正极和负极继电器输出端的分压电路、与分压电路电连接的A/D转换单元、与A/D转换单元电连接的隔离通信单元、及与隔离通信单元电连接的微控制单元,分压电路包括串联的第一电阻单元和第二电阻单元,第一电阻单元的一端连接于总正极,第一电阻单元和第二电阻单元之间设置有电压采集点,电压采集点与A/D转换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二电阻单元和负极继电器的输出端之间设置有采样参考地。本实用新型能发现负极继电器是否黏连,提高电路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继电器检测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压负极继电器黏连的检测电路。
背景技术
如今,在电动汽车的高压系统中,继电器的状态检测是实现电动汽车安全上电、下电的重要技术。电动汽车高压零部件较多,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当零部件负载出现短路失效时,或者整车控制时序设计不合理,动力线上会产生大电流导致继电器粘连,为了安全起见,在电动汽车上电和下电过程中,必须对继电器状态进行检测。
其中,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主回路继电器故障检测电路及其检测方法(公开号:CN 106124980 A),包括:整车接口电路、常闭低压继电器、限流电阻、高压光耦、分压电阻、隔离放大器和电源模块,常闭低压继电器触点一端与低压蓄电池正极连接,一端通过限流电阻与高压光耦控制端连接,低压继电器线圈一端与ACC档电源连接,一端与低压蓄电池负极连接,隔离放大器、电源模块通过低压蓄电池供电,分压电阻电路两端分别接在主正接触器触点下游和主负接触器触点上游。上述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检测继电器粘连,但是这种方案至少还存在以下缺陷:第一,逻辑运算量大,影响异常反馈的实时性;第二,光电器件容易失效,导致系统可靠性变差;第三,检测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压负极继电器黏连的检测电路,能够在电池通高压电之前发现负极继电器是否出现黏连,有助于确保电池系统正常工作,提高电池的电路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提前检测到负极继电器黏连,能够提高维修人员的安全性,有助于防止人员误触碰设备而引发伤亡事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压负极继电器黏连的检测电路,包括电池组、分别连接于所述电池组总正极、总负极的正极继电器和负极继电器,还包括连接所述总正极和所述负极继电器输出端的分压电路、与所述分压电路电连接的A/D转换单元、与所述A/D转换单元电连接的隔离通信单元、及与所述隔离通信单元电连接的微控制单元,所述分压电路包括串联的第一电阻单元和第二电阻单元,所述第一电阻单元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总正极,所述第一电阻单元和所述第二电阻单元之间设置有电压采集点,所述电压采集点与所述A/D转换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单元和所述负极继电器的输出端之间设置有采样参考地。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压负极继电器黏连的检测电路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电阻单元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单元包括第三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总正极,所述第二电阻和所述第三电阻之间设置有所述电压采集点,所述第三电阻和所述负极继电器的输出端之间设置有所述采样参考地。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压负极继电器黏连的检测电路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电阻的阻值为2MΩ,所述第二电阻的阻值为2MΩ,所述第三电阻的阻值为10KΩ。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压负极继电器黏连的检测电路的一种改进,所述A/D转换单元和所述隔离通信单元的接地端均与所述采样参考地电连接。A/D转换单元和隔离通信单元具有同样的采样参考地,能够降低信号传输中的噪声干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塔菲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塔菲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491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