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ITO导电膜背保配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49252.7 | 申请日: | 2018-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529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华建军;湛克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天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5/14 | 分类号: | H01B5/14;H01B1/02 |
代理公司: | 惠州创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2 | 代理人: | 赵瑾 |
地址: | 516211 广东省惠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合结构 本实用新型 第二PE膜层 背部保护 不易翘曲 从上至下 光学材料 脱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ITO导电膜背保配合结构,包括从上至下布置的第一PE膜层、ITO膜层、第二PE膜层、PET膜层。本ITO导电膜背保(背部保护层)配合结构不易翘曲和脱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ITO导电膜背保配合结构。
背景技术
导电膜是一种具有导电功能的氧化铟锡薄膜,基材通常为PET材质,是在PET薄膜上形成以稀有金属In(铟)为主要原料的ITO(Indium Tin Oxide)靶材而制成的。
作为一种n型半导体材料,ITO导电膜具有较高的自有载流子浓度(电阻率低)、禁带宽度1、可见光谱区光透射率高等光学特征,基于透光率和导电性能较好,ITO导电膜被广泛应用于平板显示器件、太阳能电池等诸多领域。 ITO导电膜的主要特性包括:(1)导电性能好,电阻率可达10-4Ω∙ cm;(2)可见光透光率高,可达85%以上;(3)对紫外线具有吸收性,吸收率在85%以上;(4)对红外线具有反射性,反射率在80%以上;(5)对微波具有衰减性,衰减率也可达85%(6)薄层硬度高,耐磨,耐化学腐蚀;(7)膜层加工性能好,便于刻蚀等。高的可见光透光率与相当低的电阻率结合在一起,使ITO薄膜成为目前综合性能最优异的透明导电材料之一。
现有的50umITO Film背保常规情况下厚度是125um的PET,50umITO Film的基材也是PET,两层PET之间的是用胶粘接的。如果,两层不同厚度的PET之间如果申缩性不匹配,易产生翘曲,超过胶的保值期或胶存在其它异常时,会产生脱胶现象。所以,现有背保PET及匹配的胶的成本很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翘曲和脱胶的ITO导电膜背保(背部保护层)配合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ITO导电膜背保配合结构,包括从上至下布置为第一PE膜层、ITO膜层、第二PE膜层、PET膜层。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ITO膜层的厚度为50微米。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PET膜层的厚度为30微米。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第二PE膜层与PET膜层的连接方式为粘接。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第一PE膜层和第二PE膜层与ITO膜层的连接方式为静电吸附。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造现有的50um ITO导电膜背保配合结构,采用PE搭配PET,不易翘曲和脱胶,扩大背保PET的选用范围,降低成本,同时,提高覆膜良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优选实施例的ITO导电膜背保配合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一对比例的ITO导电膜背保配合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较佳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ITO导电膜背保配合结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重叠布置的第一PE膜层1、ITO膜层2、第二PE膜层3、PET膜层4,第二PE膜层3与PET膜层4的连接方式为粘接,第一PE膜层1和第二PE膜层3与ITO膜层2的连接方式为静电吸附。其中,ITO膜层的厚度为50微米,PET膜层的厚度为30微米。
如图2所示,一现有技术的对比例的ITO导电膜背保配合结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重叠布置的PE膜层5、ITO膜层6、PET膜层7;ITO膜层6与PET膜层7的连接方式为粘接, PE膜层5与ITO膜层6的连接方式为静电吸附。其中,ITO膜层的厚度为50微米,PET膜层的厚度为125微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天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天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492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烟无卤抗拉伸屏蔽电缆
- 下一篇:一种导电金属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