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泥高温热解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51123.1 | 申请日: | 2018-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953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洪建军;李鹏;郝海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巨涛海洋石油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0 | 分类号: | C02F11/10;C10B53/00;C10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解筒 转轴 螺旋叶片 水平设置 加热腔 炉体 高温热解处理 本实用新型 转动连接 导料管 燃烧腔 外侧壁 油泥 高温热解 间隔设置 内壁滑动 受热均匀 位于炉体 占用空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泥高温热解处理装置,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包括燃烧腔和加热腔,加热腔位于燃烧腔的上方,所述炉体的加热腔的内部从上到下设有多个水平设置的第一热解筒和第二热解筒,第一热解筒和第二热解筒间隔设置,第一热解筒和第二热解筒之间连接有导料管,且相邻导料管分别位于炉体的内部两侧,所述第一热解筒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外侧壁上安装有第一螺旋叶片,第一螺旋叶片与第一热解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热解筒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外侧壁上连接有第二螺旋叶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受热均匀,高温热解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污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泥高温热解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含油污泥(简称油泥)是油田开发生产过程中,在钻井、压裂、采油作业、含油污水处理、原油储运等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按来源可分为3种类型:①落地油泥,油田开采过程中,原油渗入地面与土壤混合形成的油泥;②罐底泥,各种储油罐自然沉降中产生的底泥;③炼油厂三泥,含油污水处理厂内隔油池底泥、浮选池浮渣和剩余活性污泥等。含油污泥含有烷烃、环烷烃、芳香烃、胶质、沥青质及石蜡等物质,若直接堆置于自然环境中,会对存放区域和周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同时也浪费了大量能源。据估计,每年以油泥形式浪费掉的原油就30~40万吨。因此,开展含油污泥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技术研究不但是实现含油污泥有效治理,减少周边环境污染的必要手段,也是回收石油类、实现能源回收的根本途径。
污泥热解炭化技术是在无氧或欠氧和300~600℃的温度条件下,对污泥进行加热,使污泥中的有机物分解,将污泥转变成三种相态物质的过程,现有的油污泥在热解时均需要使用高温热解炉,现有高温热解炉不方便连续进行热解,而一些简单的连续热解炉使用传送带进行输送,高温热解炉距离长,温度不稳定,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油泥高温热解处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油泥高温热解处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油泥高温热解处理装置,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包括燃烧腔和加热腔,加热腔位于燃烧腔的上方,所述炉体的加热腔的内部从上到下设有多个水平设置的第一热解筒和第二热解筒,第一热解筒和第二热解筒间隔设置,第一热解筒和第二热解筒之间连接有导料管,且相邻导料管分别位于炉体的内部两侧,所述第一热解筒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外侧壁上安装有第一螺旋叶片,第一螺旋叶片与第一热解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热解筒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外侧壁上连接有第二螺旋叶片,第二螺旋叶片与第二热解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加热腔的内部填充有导热液,位于最上方的第一热解筒的顶端一侧连接有进料斗,进料斗的顶端延伸至炉体的上方,位于最下方的第二热解筒的底端一侧连接有出料管,出料管的一端延伸至炉体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均延伸至炉体的外部一侧连接有两个第一传动齿轮,相邻第一传动齿轮之间连接有第一传动链条,第二转轴的一端延伸至炉体的外部另一侧连接有两个第二传动齿轮,相邻第二传动齿轮之间连接有第二传动链条,炉体的两侧侧壁上均通过支架安装有驱动电机,两个驱动电机分别连接有一个第一转轴和一个第二转轴。
优选的,所述燃烧腔的内部安装有燃烧器。
优选的,所述第一热解筒和第二热解筒的一侧均设有安装在炉体内壁上的出液管,出液管靠近第一热解筒的一侧侧壁上均开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出液孔,炉体的外侧壁上安装有液泵,液泵的输入端连接有进液管,进液管与炉体的内部底端相连通,液泵的输出端连接有导料管,导料管的一端连接有出液管。
优选的,所述炉体为0Cr18Ni10Ti耐高温金属材质,炉体的外部设有保温海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巨涛海洋石油服务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巨涛海洋石油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511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