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梯门安全防夹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53519.X | 申请日: | 2018-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778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三洋电梯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3/24 | 分类号: | B66B1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5000 辽宁省中国(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槽 轿门 皮带 防夹手装置 电梯门 胶辊 转动 轿厢 外壁 转轴 本实用新型 单向轴承 方向转动 滑动卡接 轿厢内部 紧密套接 倚靠 儿童手 固定套 安全 夹入 手部 对称 乘客 退出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梯门安全防夹手装置,包括轿厢和滑槽,所述轿厢的内部上方两侧对称开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卡接有轿门,所述轿门的内部下方开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设有多个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壁固定套接有第一胶辊,所述第一胶辊的外壁紧密套接有皮带。该电梯门安全防夹手装置,通过单向轴承使第二胶辊在轿门打开时不转动,从而在摩擦力的作用下使皮带进行转动,防止轿厢内部乘客倚靠轿门跟随轿门移动出现意外,避免出现儿童手扶轿门导致手部被夹的情况,同时皮带向远离滑槽的方向转动,能够防止衣角等被夹入滑槽内部的情况,同时一但出现衣角被夹进滑槽,也能够通过皮带的转动将衣角退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夹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梯门安全防夹手装置。
背景技术
轿门是电梯结构之一,即在电梯里电梯关上里面看到的门,与厅门(或称层门),即在外面呼梯时所看到的门相对,电梯即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称为轿厢,是电梯用以承载和运送人员和物资的箱形空间,轿厢一般由轿底、轿壁、轿顶、轿门等主要部件构成,现有的轿门防夹手装置,均在两轿门上安装感应装置,防止轿门关闭时出现夹手或者将乘客夹住的情况,但经常会在轿门开启时出现乘客倚靠轿门跟随轿门移动的情况,会导致乘客衣角被夹进轿门与轿厢的缝隙中出现意外,同时也会因为加长监管不足,导致儿童手部扶着轿门跟随轿门移动被夹住出现意外,造成了必要的损伤,存在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门安全防夹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门安全防夹手装置,包括轿厢和滑槽,所述轿厢的内部上方两侧对称开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卡接有轿门,所述轿门的内部下方开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设有多个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壁固定套接有第一胶辊,所述第一胶辊的外壁紧密套接有皮带,所述滑槽的下方一侧开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壁固定套接有第二胶辊,所述第二转轴通过单向轴承与第二凹槽转动相连,所述第一转轴通过轴承与第一凹槽转动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电梯门安全防夹手装置,通过单向轴承使第二胶辊在轿门打开时不转动,从而在摩擦力的作用下能够使皮带进行转动,防止轿厢内部乘客倚靠轿门时跟随轿门移动出现意外,避免出现儿童手扶轿门导致手部被夹的情况,同时皮带向远离滑槽的方向转动,能够防止衣角等被夹入滑槽内部的情况,同时一但出现衣角被夹进滑槽,也能够通过皮带的转动将衣角退出,避免发生意外,大大增加了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滑槽和轿门右视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轿厢,2、滑槽,3、轿门,4、第一凹槽,5、皮带,6、第一胶辊,7、第一转轴,8、第二胶辊,9、第二转轴,10、第二凹槽,11、单向轴承,12、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三洋电梯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辽宁三洋电梯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535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电梯
- 下一篇:一种喇叭型电梯门套和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