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椎弓根万向钉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56051.X | 申请日: | 2018-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608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赵杰;吴爱悯;田海军;张凯;程晓非;周唐骏;陈辰;李训林;韩辰;杨骁;周益帆;陈智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86 | 分类号: | A61B17/86;A61B17/70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翟羽 |
地址: | 2000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万向 椎弓根 关节 本实用新型 螺纹钉 钉尾 底部连接 端头 前部 植入 自攻 挤压 损伤 容纳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椎弓根万向钉,包括螺纹钉,其两端分别为后部的万向钉尾和前部的自攻型端头;U形臂,其底部连接至所述螺纹钉的万向钉尾;所述U形臂的周侧设有用以容纳关节突的凹槽。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椎弓根万向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椎弓根万向钉植入关节时,有效的防止了U形臂与突关节的硬性接触,如硬性挤压、碰撞,有效的解决了传统U形臂损伤突关节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椎弓根万向钉。
背景技术
椎弓根螺钉作为一种成熟的脊柱外科用装置,已被广泛应用。目前椎弓根钉主要是国外公司研制并在市场推出,其均采用空心椎弓根钉,预设棒的长度和弧度,器械设计繁琐,制作工艺难度大,尤其是空心椎弓根钉的加工难度大,制作成本高,价格昂贵,手术操作复杂。
传统的椎弓根万向钉一般包括螺纹钉、万向钉尾、U形臂等结构。在椎弓根万向钉实际植入关节时,由于传统的U形臂本身的结构问题,U形臂的周侧容易与突关节硬性接触和碰撞,从而会破坏这段关节的突关节,引起突关节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椎弓根万向钉,以解决传统椎弓根万向钉在植入关节时,易与突关节硬性接触和碰撞,造成突关节损伤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椎弓根万向钉,包括螺纹钉,其两端分别为后部的万向钉尾和前部的自攻型端头;U形臂,其底部连接至所述螺纹钉的万向钉尾;所述U形臂的周侧设有用以容纳关节突的凹槽。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的槽面为弧形面。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凹槽从所述U形臂的周侧中部延伸至所述U形臂的周侧底部。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U形臂具有U形槽,所述U形槽的槽壁上设有螺纹。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的表面涂覆有一弹性层。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层为硅胶层。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硅胶层的厚度为0.5mm-2mm。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层的表面为凹凸不平的面。
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椎弓根万向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椎弓根万向钉植入关节时,有效的防止了U形臂与突关节的硬性接触,如硬性挤压、碰撞,有效的解决了传统U形臂损伤突关节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椎弓根万向钉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表示如下:
1螺纹钉; 2U形臂;
11自攻型端头; 12万向钉尾;
21凹槽; 22U形槽;
3弹性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说明书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证明本实用新型可以实施,所述实施例可以向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完整介绍本实用新型,使其技术内容更加清楚和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不同形式的实施例来得以体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文中提到的实施例。
在附图中,结构相同的部件以相同数字标号表示,各处结构或功能相似的组件以相似数字标号表示。附图所示的每一部件的尺寸和厚度是任意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并没有限定每个组件的尺寸和厚度。为了使图示更清晰,附图中有些地方适当夸大了部件的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560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夹持骨针的角度调节钉夹
- 下一篇:新型复位套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