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船舶内装板的模块化无缝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57708.4 | 申请日: | 2018-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642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郑芳增;郭泽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海帕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68 | 分类号: | B63B3/68 |
代理公司: | 深圳龙图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41 | 代理人: | 王春颖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装板 连接臂 连接件 拼接 无缝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 第二连接件 第一连接件 凹槽配合 模块化 船舶 标准化生产 连接结构 配合连接 折边工艺 组装方便 无缝隙 美观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船舶内装板的模块化无缝连接结构,包括有多种尺寸规格的内装板,每块内装板端面固定有第一连接件或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具有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件具有第二凹槽,还包括有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呈“L”型,一端具有第三连接臂,另一端具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一连接臂可分别与第二凹槽及第三凹槽配合连接,所述第三连接臂可分别与第二凹槽及第三凹槽配合连接,两块所述内装板之间及内装板与第三连接件之间均可配合连接。本实用新型独有的连接结构,使得内装板可以随意拼接,组装方便;内装板拼接后无缝隙,美观大方,克服了传统折边工艺存在缝隙的缺陷;所有部件可以标准化生产,大大降低生产成本,降低拼接损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内装板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用于船舶内装板的模块化无缝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现有的船用内装板均为折边工艺,基材采用PVC和铝质镀锌板,这种内装板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折边工艺有圆角,两块内装板之间无法实现无缝对接;第二、PVC基材表面耐磨性能差,容易磨损,而且易老化变色,影响船内美观;第三、内装板的生产工艺达不到模块化生产安装标准。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船舶内装板的模块化无缝连接结构,独有的连接结构,使得内装板可以随意拼接,组装方便;内装板拼接后无缝隙,美观大方,克服了传统折边工艺存在缝隙的缺陷;所有部件可以标准化生产,大大降低生产成本,降低拼接损耗;内装板达到船级社低播焰防火要求;内装板内部填充铝蜂窝芯,使得内装板重量轻,其重量是传统的内装板的三分之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船舶的模块化无缝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多种尺寸规格的内装板,每块内装板端面固定有第一连接件或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具有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件具有第二凹槽,还包括有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呈“L”型,一端具有第三连接臂,另一端具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一连接臂可分别与第二凹槽及第三凹槽配合连接,所述第三连接臂可分别与第二凹槽及第三凹槽配合连接,两块所述内装板之间及内装板与第三连接件之间均可配合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有呈“L”型的第四连接件,所述第四连接件两端均具有第四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件具有第一凹槽,所述第四连接臂与第一凹槽配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臂及所述第一凹槽均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内侧,所述第一凹槽贴近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侧壁,所述第三连接臂及所述第三凹槽均靠近第三连接件夹角内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臂、第三连接臂及第四连接臂末端的一侧均具有摩擦条,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第三凹槽均具有摩擦面与摩擦条配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上具有第一对接面,所述第一对接面远离所述第一连接臂,所述第二连接件具有第二对接面,所述第二对接面远离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第三连接件具有两个第三对接面,两所述第三对接面位于所述第三连接件外侧,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时,所述第一对接面与所述第二对接面紧密对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三连接件连接时,所述第一对接面与所述第三对接面紧密对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三连接件连接时,第二对接面与第三对接面紧密对接。
优选地,所述内装板内部填充铝蜂窝芯,外部贴有铝板,铝板外侧贴有防火板。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均通过螺丝固定在内装板端面。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独有的连接结构,使得内装板可以随意拼接,组装方便;
2.内装板拼接后无缝隙,美观大方,克服了传统折边工艺存在缝隙的缺陷;
3.所有部件可以标准化生产,大大降低生产成本,降低拼接损耗;
4.内装板达到船级社低播焰防火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海帕智能家居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海帕智能家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577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轻质环氧地坪结构
- 下一篇:一种B型LNG燃料舱多功能防倾及垂向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