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合于鸟类筑巢的大型浮床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58124.9 | 申请日: | 2018-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804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林娜;卓志雄;谢雨纾;黄启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物种植槽 鸟类筑巢 浮床 对称设置 网状浮床 浮筒 本实用新型 框架上表面 框架中部 倾斜延伸 左右两侧 下表面 坡道 固连 外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合于鸟类筑巢的大型浮床,包括有一框架,所述框架下表面两相对侧对称设置有浮筒,所述框架上表面两相对侧对称设置有植物种植槽,两植物种植槽之间设置有位于框架中部上方的网状浮床,所述网状浮床左右两侧均固连在植物种植槽外壁上,其中一植物种植槽的一侧固设有一自上而下倾斜延伸至河面的坡道,该适合于鸟类筑巢的大型浮床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合理有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合于鸟类筑巢的大型浮床。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城市中原有的自然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尤其是河流的生态环境,更是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城市中河流驳岸的硬化、直化等工程严重降低了河流的生物多样性,一些原本在河边筑巢的鸟类被迫迁离。为了营造河流多样化的生态环境,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适合筑巢的大型浮床,以吸引更多的鸟类筑巢活动,从而提高河流生态的多样性。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合于鸟类筑巢的大型浮床,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合理有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有一框架,所述框架下表面两相对侧对称设置有浮筒,所述框架上表面两相对侧对称设置有植物种植槽,两植物种植槽之间设置有位于框架中部上方的网状浮床,所述网状浮床左右两侧均固连在植物种植槽外壁上,其中一植物种植槽的一侧固设有一自上而下倾斜延伸至河面的坡道。
进一步的,所述网状浮床的左右两侧上方均设有固连在植物种植槽外壁以提供遮蔽的遮板。
进一步的,所述植物种植槽之间的框架为中空状,在此中空状的框架上均匀架设有若干木条,两相邻木条间均留有间隙,两浮筒间设置一接粪槽于所述框架下方,所述接粪槽敞口朝上,且与框架的中空处相通,所述框架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固设有两条导轨,所述导轨内部均设有L形滑槽,所述L形滑槽内均滑动配合有L形滑块,所述L形滑块底端均往下延伸至导轨下方并分别与接粪槽的左右两侧固连,使接粪槽可以作前后往复抽拉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网状浮床的前后侧均固设有方便鸟类站立的栏杆。
进一步的,所述坡道固设于其中一植物种植槽的前侧外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适合于鸟类筑巢的大型浮床总体上结构简单,所述网状浮床有效的为鸟类提供了休憩与筑巢场所,在植物种植槽的一侧固设有一自上而下倾斜延伸至河面的坡道,能有效的为在网状浮床上休憩有可能落水的鸟类提供返回通道,即结构合理有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示意图。
图中:1-框架,2-浮筒,3-植物种植槽,4-网状浮床,5-坡道,6-遮板,7-木条,8-接粪槽,9-导轨,10-L形滑槽,11-L形滑块,12-栏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2所示,一种适合于鸟类筑巢的大型浮床,包括有一框架1,所述框架下表面两相对侧对称设置有浮筒2,所述框架上表面两相对侧对称设置有植物种植槽3,两植物种植槽之间设置有位于框架中部上方的网状浮床4,所述网状浮床左右两侧均固连在植物种植槽外壁上,其中一植物种植槽的一侧固设有一自上而下倾斜延伸至河面的坡道5,所述网状浮床有效的为鸟类提供了休憩与筑巢场所,坡道有效地为在网状浮床上休憩有可能落水的小鸟提供了返回的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581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组合式生态浮床
- 下一篇:一种用于鸟类筑巢的漂浮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