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处理银氨废水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58253.8 | 申请日: | 2018-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382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光辉;徐晓天;郭美彤;樊伟;顾平;侯立安;董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程小艳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器 沉淀器 连接膜 加药管 进水泵 进水口 进药口 投加泵 银氨 废水 鼓风机 本实用新型 气体流量计 液体流量计 中空纤维膜 处理效率 废水管道 膜分离器 设备操作 沉淀剂 出水泵 出水管 曝气管 上清液 提升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处理银氨废水的装置,包括进水泵,废水管道经进水泵连接沉淀器上部的进水口,沉淀器的上清液经中间提升泵连接膜分离器上部的进水口,膜分离器内的中空纤维膜通过出水管与液体流量计、出水泵连接;沉淀剂投加泵通过加药管连接沉淀器上部的进药口,PAC投加泵通过加药管连接膜分离器上部的进药口;鼓风机经气体流量计连接膜分离器底部的曝气管。设备操作简单,处理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装置,确切地说是一种处理银氨废水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化学镀银过程中,银氨逐渐被还原而失效,产生银氨废液,银主要以[Ag(NH3)2]+和[Ag(NH3)]+形式存在。可溶性银盐和胶态银易被人体血液吸收,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硫化物沉淀法是常用的含银废水处理方法,但是硫化物过量可能会生成胶体或多硫络合物,工程应用中不适合选择临界点投加,导致出水银的浓度不达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银氨废水的处理效率,提出一种高效的银氨废水处理装置,利用破络-沉淀-吸附-膜分离联合的方法以实现银氨废水的达标排放和银的回收。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一种银氨废水处理装置,包括进水泵,废水管道经进水泵连接沉淀器上部的进水口,沉淀器的上清液经中间提升泵连接膜分离器上部的进水口,膜分离器内的中空纤维膜通过出水管与液体流量计、出水泵连接;沉淀剂投加泵通过加药管连接沉淀器上部的进药口,PAC投加泵通过加药管连接膜分离器上部的进药口;鼓风机经气体流量计连接膜分离器底部的曝气管。
所述沉淀器上部安装搅拌器。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设备操作简单,处理效率高。硫化钠与游离的银离子形成硫化银沉淀,由于粉末活性炭可吸附剩余的痕量银,后经中空纤维膜分离,可提高去除效率。本实用新型废水处理装置采用了破络-沉淀-吸附-膜分离联合的方法来去除银氨废水中的银离子。从而使银氨废水达标处理并排放,同时实现银的回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进水泵;2-沉淀器;3-搅拌器;4-中间提升泵;5-膜分离器;6-中空纤维膜;7-液体流量计;8-出水泵;9-曝气管;10-气体流量计;11-鼓风机;12-沉淀剂储罐;13-沉淀剂投加泵;14-PAC储罐;15-PAC投加泵;16-PAC储罐搅拌器。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如下:一种连续运行的银氨废水处理装置,废水管道经进水泵1连接沉淀器2上部的进水口,沉淀器2的上清液经中间提升泵4连接膜分离器5上部的进水口,膜分离器5内的中空纤维膜6通过出水管与液体流量计7、出水泵8连接;沉淀剂投加泵13通过加药管连接沉淀器2上部的进药口,PAC投加泵15通过加药管连接膜分离器5上部的进药口;鼓风机11经气体流量计10连接膜分离器5底部的曝气管9;沉淀器2上部安装搅拌器3。
沉淀器为有机玻璃柱,搅拌器为不锈钢材质,搅拌强度为182s-1;膜分离器为有机玻璃柱,内部装有1个中空纤维膜,公称孔径为0.22μm,有效面积为0.5m2。进水泵为管道泵,硫化钠投加泵、PAC投加泵和出水泵均为蠕动泵,液体流量计和气体流量计均为转子流量计。装置采用PLC(可编程控制器控制)控制、全自动运行,PLC采用通用技术编程。装置为每天连续运行12h,其中沉淀器为7间歇进水和出水,由液位控制;膜分离器为间歇出水,在每10分钟的循环中,出水8分钟,空曝气2分钟。
试验结果表明:硫化钠的投加量为6.5mg/L,活性炭的投加量为0.2g/L,沉淀器反应时间20min,沉淀5min时,膜分离出水的银浓度在为0.3mg/L,去除率为98%,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要求,为银氨废水的处理提供了一种新型高效的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582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步联合去除水中硬度的处理装置
- 下一篇:船舶发动机尾气洗涤水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