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层建筑地下室通风井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59491.0 | 申请日: | 2018-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668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李生辉;温科旭;吴文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生辉 |
主分类号: | E04F17/04 | 分类号: | E04F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朱昀 |
地址: | 467000 河南省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风井 底板 聚苯板 本实用新型 主体建筑 高层建筑 地下室 下端 高层建筑外墙 地下室外墙 沉降差异 端面设置 工程造价 技术要求 外墙防水 回填土 上端面 铁篦子 撕裂 侧墙 窗洞 防水 悬臂 建筑物 室外 地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层建筑地下室通风井结构,包括通风井部分,所述通风井部分从地下室外墙上悬臂挑出,通风井部分的下端设置有通风井底板,通风井部分的上端面安装有通风井顶部的铁篦子,且通风井部分与地下室外墙连接的端面设置有窗洞,通风井部分的另一端面的设置有通风井侧墙,所述通风井底板的下端设置有通风井底板下的聚苯板,且通风井底板与通风井底板下的聚苯板之间设置有一层聚苯板上做防水,本实用新型的通风井结构不用扩大主体建筑基础,降低工程造价,也不会出现主体建筑与通风井之间沉降差异问题,不会撕裂外墙防水,也能满足高层建筑外墙回填土对建筑物的侧限约束的技术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是建筑设计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层建筑地下室通风井结构。
背景技术
高层建筑的地下室大部分都带有通风井,通风井的结构设计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方法是把通风井处墙体做成混凝土墙,直接落到主楼筏板基础上,从外挑的筏板基础上生根。当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较高时,筏板基础不需要外挑很大,但是为了通风井处墙体的生根,需要把筏板基础外挑很大,造成了工程造价的提高。还有一种方法是在高层建筑主体完工后用砖墙单独做一个与地下室外墙紧贴着的通风井,由于砖墙是在回填土上砌筑,就很容易产生高层建筑主体与通风井之间的沉降裂缝,撕裂外墙防水,造成质量隐患;另外,砖墙砌筑的通风井不能完全将高层建筑主体的水平地震力传递给四周的回填土,在地震发生时,四周回填土对高层建筑的侧限约束也存在着质量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层建筑地下室通风井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层建筑地下室通风井结构,包括通风井部分,所述通风井部分从地下室外墙上悬臂挑出,通风井部分的下端设置有通风井底板,通风井部分的上端面安装有通风井顶部的铁篦子,且通风井部分与地下室外墙连接的端面设置有窗洞,通风井部分的另一端面的设置有通风井侧墙,所述通风井底板的下端设置有通风井底板下的聚苯板,且通风井底板与通风井底板下的聚苯板之间设置有一层聚苯板上做防水,所述聚苯板上做防水的右端与临土侧做防水的下端垂直连接,所述通风井侧墙的外壁包覆一层临土侧做防水,且通风井侧墙的临土侧做防水、与地下室外墙临土侧的防水连为一体,所述聚苯板设置为一个竖向的弹性变形空间,聚苯板下端面为回填土并通过素土夯实。
优选的,所述通风井部分的后端设置有相应高度的台阶,所述台阶下端面通过素土夯实。
优选的,所述通风井顶部的铁篦子的下端面安装在挑耳的上端面,所述挑耳与通风井部分的顶部一体制造。
优选的,所述通风井部分右侧的窗洞贯穿地下室外墙,所述窗洞与地下室连通。
优选的,所述地下室外墙与通风井部分的连接处设置有施工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聚苯板4设置为一个竖向的弹性变形空间,用来满足主体建筑带着通风井部分1向下沉降时的变形需要,同时苯板4应采用硬质的聚苯乙烯泡沫板,其抗压强度不应小于25kPa,防止施工时的荷载将其压变形;通过设置挑耳使得通风井顶部的铁篦子13的安装更加牢靠,且通风井顶部的铁篦子13的受力作用在挑耳的上端面,使得通风井顶部的铁篦子13使用使用寿命增加;通过合理的设置结构,使得在高层建筑主体与通风井之间不会产生沉降裂缝,也能够满足规范对高层建筑的侧限约束要求,同时还可以降低工程造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通风井结构不用扩大主体建筑基础,降低工程造价,也不会出现主体建筑与通风井之间沉降差异问题,不会撕裂外墙防水,也能满足高层建筑外墙回填土对建筑物的侧限约束的技术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地下室平面图,该图中示意通风井的平面位置;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A通风井所在处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生辉,未经李生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594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叶排烟口
- 下一篇:一种能够调节误差的阳角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