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偏心单臂骨牵引的牵引针固定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59718.1 | 申请日: | 2018-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160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赵滨;范士洁;杨晓秋;乔俊钊;叶赟;吕信息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士洁 |
主分类号: | A61B17/60 | 分类号: | A61B17/6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龙;李亮 |
地址: | 550001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弧形架 连接架 螺纹杆 牵引针 底座 偏心 本实用新型 骨牵引 固定架 单臂 铰接 拍片 工具主体 骨科牵引 两端固定 牵引工具 出血量 顶角处 固定孔 螺纹孔 调控 放射 阻挡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偏心单臂骨牵引的牵引针固定架,第一弧形架和第二弧形架上均开设有牵引针固定孔,“L”型连接架的顶角处固定于底座上,第一弧形架的两端分别与“L”型连接架的两端固定连接,第二弧形架的中部与“L”型连接架的一端相铰接,“L”型连接架的另一端上固定有带有螺纹孔的螺纹杆底座,调控螺纹杆的中部旋设于螺纹杆底座内,且调控螺纹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弧形架的一端相铰接。以解决现有牵引工具结构较为复杂,操作繁琐,且结构设计不合理,工具主体结构会对术中操作及放射拍片造成阻挡,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出血量,增加了操作步骤,影响拍片的清晰度及质量,临床使用效果较差。本实用新型属于骨科牵引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偏心单臂骨牵引的牵引针固定架,属于骨科治疗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骨折矫正及复位治疗中,常需要利用牵引器对骨折处进行牵引治疗,现有牵引工具结构较为复杂,操作繁琐,且结构设计不合理,工具主体结构非偏心设置,会对术中操作及放射拍片造成阻挡,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出血量,增加了操作步骤,影响拍片的清晰度及质量,临床使用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偏心单臂骨牵引的牵引针固定架,以解决现有骨科牵引工具所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偏心单臂骨牵引的牵引针固定架,包括“L”型连接架、第一弧形架、第二弧形架、底座和调控螺纹杆,第一弧形架和第二弧形架上均开设有用于固定牵引针的牵引针固定孔,牵引针固定孔为弧形孔,底座用于与伸缩式牵引杆的端部固定连接,“L”型连接架的顶角处固定于底座上,所述第一弧形架的两端分别与“L”型连接架的两端固定连接,第二弧形架的一端伸至“L”型连接架的顶角处,第二弧形架的中部与“L”型连接架的一端相铰接,“L”型连接架的另一端上固定有带有螺纹孔的螺纹杆底座,调控螺纹杆的中部旋设于螺纹杆底座内,且调控螺纹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弧形架的一端相铰接,前述固定连接方式优选焊接,采用上述结构,通过第一弧形架与第二弧形架形成贴合腿部的弧形槽,在使用时,将牵引针的两端通过牵引针专用固定螺栓分别固定于第一弧形架和第二弧形架的牵引针固定孔上即可。
前述牵引针固定架中,所述第一弧形架和第二弧形架均为条形钢板,且第一弧形架和第二弧形架的内表面均为平滑曲面,保证患者患肢与之接触时的舒适度,避免因不匹配压迫及阻挡患者患肢。
前述牵引针固定架中,第一弧形架和第二弧形架上的牵引针固定孔均为沿各自弧长方向开设的条形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单导杆进行牵引,使用时,将该牵引针固定架固定于伸缩式牵引杆的端部,有两种使用方法,其一是将伸缩式牵引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该牵引针固定架和骨盆牵引钳,形成一种适用于股骨相关骨折的偏心单臂骨牵引装置,另一种是在伸缩式牵引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一个该牵引针固定架,形成一种适用于胫骨、肱骨级尺桡骨相关骨折的偏心单臂骨牵引装置,使用灵活方便,模块化组配,装置结构及操作都更为简单;单导杆偏心结构不易对操作和照摄X光造成阻挡,提高的拍片质量及清晰度。还能够减少对术者的辐射,现有牵引装置在患者照X光时,需要助手辅助把持伸缩式牵引杆保持在适当位置,而该装置在术中牵引后无需助手把持或牵引,操作人员全部撤出即可,不会对操作人员造成辐射;该装置在股骨相关骨折使用时一端固定于股骨远端,另一端固定于盆骨处,相对于皮牵引牵引效果更好,相比于使用会阴档杆等,还能够避免伤及患者会阴处;该装置所述牵引针固定架结构仿生学设计,模块化组配,设计巧妙,简单且更为实用,弧度可调,能够根据患者腿部粗细情况调整弧形槽大小,优化机构设置,使用更为简便快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士洁,未经范士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597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