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扩展式排管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63855.2 | 申请日: | 2018-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953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唐倩雯;苏秋涵;郝丽伟;付增;张方圆;闫文文;肖萍;孙衍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19/14 | 分类号: | E21B19/14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4 | 代理人: | 刘亚宁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扩展式 排管架 横担 移动支撑 排管 传送装置 分离装置 单根 两套 底座 机械化 本实用新型 车辆运输 尺寸要求 方便运输 横向围绕 现场安全 折叠状态 对称式 运输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扩展式排管架,装置包括底座、移动支撑、扩展横担、扩展传送装置;所述移动支撑设置两套,对称式设置在底座前后两端,所述扩展横担两端连接在两套移动支撑之间,所述扩展传送装置横向围绕在扩展横担周围。还包括单根分离装置,所述单根分离装置靠在扩展横担一侧。该扩展式排管架运输时处于折叠状态,满足目前的车辆运输尺寸要求,到达现场后实现机械化扩展,满足现场排管容量的要求。该扩展式排管架可使作业时实现排管的机械化,大大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少现场安全隐患,在方便运输的同时又能满足现场排管容量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油水井机械化修井作业技术,尤其是一种扩展式排管架。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规油水井作业采用水平排管方式,油水井修井作业排放油管时,需要人工排放油管,工人需要在油管排及油管凳子之间搬抬油管,并在油管排上滚油管,油管排放不整齐时还需要抽拉油管,这种作业方式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且易造成人身伤害。
为了实现油管的自动排放,国内外进行了相关技术研究。排管方式可采用立式排管及水平排管。由于立式排管易实现机械化,但需要配备特殊的起升系统及作业井架,目前常规油水井作业设备(井架)无法实现油管的立式排放,若要采用该方式需要改造设备,投入费用大。而目前常规油水井作业采用水平排管方式,为了适应油管目前水平排放的模式,辽河油田的戴长生等设计了一种油管机械化拉排装置(油气井测试,2007年,第16卷,增刊),该装置采用钢丝绳拖动油管,虽然实现了油管的机械化排放,但该装置现场安装繁琐,且整体尺寸较大,移动不方便,并未得到广泛应用。大庆石油学院的谭云等分析了修井起下作业中的油管机械化排放问题(石油机械,1997年,第25卷,第3期),介绍了一种通过油管接送装置和倾斜的管排进行油管排放的装置;2006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王路林的硕士论文《自动化起下油管作业控制系统研究》中也涉及一种管排倾斜进行油管排放的装置;专利号为ZL201420018526.8、ZL201420018597.8分写介绍了依靠管排的倾斜进行排管的装置,其具体实施形式有所区别;专利号为US4604724、US7736119均介绍了一种油管输送装置及依靠液压缸举升管排,利用重力进行排管的装置。如上所述,这种依靠重力进行排管的装置,存在如下问题:①现场安装繁琐;②采用重力排放,由于无外力干预,油管排放的可控性差,易出现意外事故。另外专利号为ZL201520289020.5介绍的油管自动化排放装置采用机械抓手抓取排放油管,虽占地面积相对减小,自动化程度较高,但装置工作高度较高,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为此,为降低作业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提高作业安全性,发明了一种扩展式排管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扩展式排管架,该扩展式排管架运输时处于折叠状态,满足目前的车辆运输尺寸要求,到达现场后实现机械化扩展,满足现场排管容量的要求。这种扩展式排管架可使作业时实现排管的机械化,大大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少现场安全隐患,在方便运输的同时又能满足现场排管容量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该扩展式排管架包括底座、移动支撑、扩展横担、扩展传送装置;所述移动支撑设置两套,对称式设置在底座前后两端,所述扩展横担两端连接在两套移动支撑之间,所述扩展传送装置横向围绕在扩展横担周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该扩展式排管架包括单根分离装置,所述单根分离装置靠在扩展横担一侧。
所述底座包括固定底座、折叠底座、折叠驱动件、轨道,所述固定底座左端与折叠底座右端铰接,且在铰接处安装折叠驱动件,所述固定底座、折叠底座同时开设相贯通的轨道。
所述折叠驱动件为齿轮驱动装置或者蜗轮蜗杆驱动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638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