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正/负压双模式引流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65123.7 | 申请日: | 2018-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75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刘雨瑄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雨瑄 |
主分类号: | A61M25/14 | 分类号: | A61M25/14;A61M3/02;A61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23 | 代理人: | 王海荣 |
地址: | 100091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流管 引流 负压 冲洗 本实用新型 冲洗水 双模式 腔隙 临床医疗 创面 管腔 医疗器械领域 反向作用力 空气过滤膜 传统习用 创面感染 水流循环 医疗临床 减压管 进水管 胸腔 腹腔 并发症 除菌 可用 脓腔 通孔 整合 发病率 死亡率 体内 堵塞 封闭 流动 改进 | ||
1.一种医用正/负压双模式引流管,包括引流管本体,其特征在于:引流管本体的体外端固定连接有带接口的吸引管(1),引流管本体在接近体外端的位置设置有减压管(5),减压管(5)的端部设有封闭帽(3),在减压管(5)中所述封闭帽(3)的内侧设有空气过滤膜(4),引流管本体在接近体外端的位置还设置有冲洗水进水管(2),所述冲洗水进水管(2)不直接与引流管本体的管腔连通,而是在引流管本体的管壁(7)内向引流管本体的体内端方向延伸,延伸至引流管本体封闭的体内端后开口,经冲洗水出水口(6)与引流管本体的管腔相连通,引流管本体具有封闭的体内端,引流管本体在接近封闭的体内端的位置侧壁上设有至少两个通孔(8),经由通孔(8)引流管本体的管腔与外界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正/负压双模式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管(1)带螺口接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正/负压双模式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帽(3)为单向活门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正/负压双模式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水进水管(2)的外端设有带螺口的封闭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正/负压双模式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本体的外径为8mm~10mm,所述引流管本体的管壁(7)厚度为1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正/负压双模式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水进水管(2)的内径为0.5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正/负压双模式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8)的直径为4mm~5mm,沿引流管本体纵向设置的通孔(8)间距为5m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正/负压双模式引流管,其特征在于:与引流管本体封闭的体内端距离最远的通孔(8)与引流管本体封闭的体内端之间的距离为100m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正/负压双模式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的总长度为280-320mm。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医用正/负压双模式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本体为聚氯乙烯、聚氨酯、硅橡胶或聚乳胶医用高分子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雨瑄,未经刘雨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6512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测压腹腔引流管
- 下一篇:一种新型引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