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用兼容的汽车电动座椅驱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66171.8 | 申请日: | 201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084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邬华东;顾来法;刘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双林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02 | 分类号: | B60N2/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61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杆 拖动 减速箱 轴端 驱动器 汽车电动座椅 蜗轮 螺母 本实用新型 兼容 汽车座椅 螺孔 蜗杆 通用 可转动连接 钢质构件 滑动啮合 旋合连接 圆柱杆状 座椅电机 定滑轨 端螺孔 外螺纹 横担 软轴 左端 穿过 输出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用兼容的汽车电动座椅驱动器,包括减速箱(1)、拖动块(2)、轴端座(3)和螺杆(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减速箱由蜗轮、蜗杆和箱体构成,箱体设有箱螺孔;拖动块设有螺母和拖螺孔;轴端座设有端螺孔;螺杆为设有外螺纹的圆柱杆状的钢质构件;蜗轮和蜗杆相互滑动啮合连接位于减速箱的箱体内,螺杆穿过拖动块,螺杆与螺母旋合连接,螺杆的右端与蜗轮固定连接,螺杆的左端与轴端座可转动连接;应用时,减速箱和轴端座分别与汽车座椅定滑轨相连的左右横担固定连接;拖动块与汽车座椅的底部固定连接;杆接口与座椅电机的输出软轴固定连接的技术方案,使汽车电动座椅驱动器,达到了通用兼容、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电动座椅的驱动装置,具体是指用于调整汽车座椅位置,驱动汽车座椅前后移动的一种通用兼容的汽车电动座椅驱动器。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前后位置的调整,普通汽车采用手动驱动器,高档汽车采用电动驱动器,以下将采用手动驱动器的座椅简称手动座椅,采用电动驱动器的座椅简称电动座椅;此处前后位置的定义是,以汽车前进的方向为前,与前相对的方向为后;
现有技术的电动驱动器,各品牌的汽车各搞一套,且各自与座椅的连接方式迥异,品种繁多,结构复杂,即使同一品牌的不同型号汽车的电动驱动器亦不尽相同,互不兼容,给整车厂的备件库存造成资金积压沉淀,给汽车售后的维护带来不便;如此归结为成本高、效率低;当前,各汽车制造商将电动座椅向普通汽车普及,由于手动座椅的滑轨结构与电动座椅的滑轨结构不同,难以将现有技术的电动驱动器装置到手动座椅的滑轨上,致大量库存的手动座椅的滑轨面临积压或废弃,浪费极大;同样归结为成本高、效率低;因此,现有技术存在互不兼容、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与不足。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本实用新型采用由减速箱、拖动块、轴端座、螺杆构成的装置,其中,减速箱由为蜗轮、蜗杆和箱体构成的涡轮蜗杆减速器,其中,所述蜗轮为塑料质构件,蜗轮的中心设有带有键槽的通孔称为轮接口,所述蜗杆为钢质构件,蜗杆的中心设有方形的通孔称为杆接口;所述箱体为中空、薄壁、矩形箱状的锌合金质构件,箱体的下面设有用于连接的内螺纹盲孔称为箱螺孔;
拖动块为下面中部设有矩形缺口、呈倒凹字形的矩形块状钢质构件,拖动块的下部中心设有左右方向、穿过所述矩形缺口的圆形通孔称为穿杆孔;拖动块的所述矩形缺口处固定嵌有一个螺母,所述螺母为中心设有左右方向、梯形内螺纹通孔的矩形块状钢质构件,所述梯形内螺纹通孔称为螺母螺孔;所述螺母螺孔与所述穿杆孔对应相通;拖动块的上面设有用于连接的内螺纹盲孔称为拖螺孔;
轴端座为左部向下凸出、右部水平凸出、呈倒L字形块状的锌合金质构件,轴端座的右面中心设有圆柱台阶形、贯穿轴端座的通孔称为承载孔,轴端座的左部下面设有用于连接的内螺纹通孔称为端螺孔;
螺杆为设有与所述螺母螺孔对应配合的外螺纹的圆柱杆状的钢质构件;
蜗轮和蜗杆可转动位于减速箱的箱体内,蜗轮和蜗杆相互滑动啮合连接,所述杆接口外露于所述箱体的前后侧面的外壁;螺杆经所述穿杆孔和螺母螺孔穿过拖动块,螺杆的外螺纹与螺母的内螺纹旋合连接,螺杆与所述穿杆孔滑动配合;螺杆的右端滑动穿过减速箱的箱体经所述轮接口与蜗轮固定连接,螺杆的左端滑动穿入所述承载孔与轴端座可转动连接;
应用时,通过螺栓,减速箱和轴端座分别经所述箱螺孔和端螺孔与汽车座椅定滑轨相连的左右横担固定连接;通过螺栓,拖动块经所述拖螺孔与汽车座椅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杆接口与座椅电机的输出软轴固定连接;
工作时,座椅电机经输出软轴带动蜗杆、蜗轮进行减速旋转,蜗轮带动螺杆旋转,螺杆经拖动块的螺母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拖动块带动汽车座椅进行位置调整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通用兼容的汽车电动座椅驱动器,旨在使汽车电动座椅驱动器,达到通用兼容、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双林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双林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661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