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67306.2 | 申请日: | 2018-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392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吴维亮;廖遑亨;祁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音电子(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06 | 分类号: | H01R13/506;H01R13/6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王馨仪 |
地址: | 215164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端子座 结合部 裸空区 电连接器结构 本实用新型 接合 间隔件 接合面 舌件 组接 稳固性 相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连接器结构,包括一第一端子座、一第二端子座、一间隔件、以及一舌件;第一、二端子座上、下相叠置,间隔件被夹置于第一、二端子座之间,且具有一相对于第一、二端子座间的裸空区,并以舌件组接于第一、二端子座前端;其中,第一端子座具有一第一接合面,而第二端子座则具有一第二接合面,第一接合面上设有一通过裸空区的第一结合部,第二接合面上亦设有一通过裸空区并与第一结合部相对位的第二结合部。本实用新型可提供彼此间在组接上良好的稳固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电连接器结构改良。
背景技术
按,目前的连接器中,在其规范的规格上必须具备上、下排端子时,如Type C等,其端子座或绝缘座往往需通过如二次射出等方式分别包覆上排端子与下排端子后,再进行组装。但由于目前的设计上,往往无法提供彼此间在组接上良好的稳固性,因此不论在生产或日后的使用上,皆由于结构强度的不足而存在有多种不可预期的问题,是而有待加以进一步改善。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为改善并解决上述的缺失,乃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的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结构,其为可加强连接器的组装结构,可提供彼此间在组接上良好的稳固性。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结构,包括一第一端子座、一第二端子座、一间隔件、以及一舌件;第一端子座上设有多个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座上亦设有多个第二端子,并与第一端子座上、下相叠置,间隔件被夹置于第一、二端子座之间,且间隔件上至少具有一相对于第一、二端子座间的裸空区,并以舌件组接于第一、二端子座前端;其中,第一端子座具有一朝向第二端子座的第一接合面,而第二端子座则具有一朝向第一端子座的第二接合面,第一接合面上至少设有一通过裸空区的第一结合部,第二接合面上亦至少设有一通过裸空区并与第一结合部相对位的第二结合部。
其中,该间隔件的该裸空区为多个。
其中,所述裸空区的数量为二,并以前、后配置关系而位于该间隔件上。
其中,该第一结合部及该第二接合部为通过其中之一该裸空区,该第一接合面上设有第一卡接部,而该第二接合面上则设有第二卡接部,该第一卡接部及该第二卡接部为对应其中之另一该裸空区。
其中,该第一卡接部配合其中之另一该裸空区的形状而组接。
其中,第一卡接部设有至少一卡接孔,且该第二卡接部卡入该卡接孔内而组装定位。
其中,该第二卡接部为方形柱状体,而该卡接孔则为圆形孔。
其中,该第二接合面设有一定位柱,并于该间隔件上设有一供该定位柱组装的定位孔。
其中,更包括一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包含一插口件与一屏蔽件。
其中,该插口件系组接于该第一、二端子座外,而该屏蔽件则组装于该插口件上。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二端子座与间隔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二端子座与间隔件的局部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二端子座与间隔件的立体组合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与外壳体的立体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与外壳体的立体组合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与外壳体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音电子(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信音电子(中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673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式光纤DP数据线
- 下一篇:一种电动翻转多功能插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