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聚脂纤维布料印染废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67744.9 | 申请日: | 2018-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656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景雪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吉盛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3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王玉芳 |
地址: | 4436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絮凝池 储料罐 臭氧氧化反应器 废水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 水解酸化池 布料印染 聚脂纤维 沉淀池 调节池 好氧池 出水 连通 污泥浓缩装置 第一过滤器 聚丙烯酰胺 处理装置 硫酸亚铁 深度氧化 依次连通 沉降池 氧化池 废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聚脂纤维布料印染废水处理系统,包括调节池,所述调节池通过管道与混凝絮凝池、水解酸化池、好氧池、二沉淀池、臭氧氧化反应器、沉降池、第一过滤器依次连通,所述混凝絮凝池通过管道分别与硫酸亚铁储料罐、聚丙烯酰胺储料罐、pH调节剂储料罐连通,所述二沉淀池通过管道与水解酸化池、污泥浓缩装置连通。本实用新型采用混凝絮凝池+氧化池+好氧池+臭氧氧化反应器+深度氧化处理装置处理该废水,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最终出水COD为15.6‑23mg/L,出水指标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技术领域,涉及聚脂纤维布料印染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聚脂纤维纤维是一种纤维素纤维,与人造棉一样同属纤维素纤维,是纯正的人造纤维。聚脂纤维在机织物的织造过程中也可体现其可织性,也可以和其它纤维的纱进行交织,从而织成各种各样的织物。印染废水具有水量大、有机物含量高、碱性大、水质变化大等特点,属难处理 的工业废水之一。常用的印染废水处理技术有生物降解法、化学氧化法、絮凝法、离子交换 法、活性碳脱色法、吸附法、臭氧脱色法等。目前水资源日益紧缺,公民的环保意识增强,国家对节能减排也越来越重视,因此急需一 种能将废水进行处理并有效回收使用的装置或设备。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聚脂纤维布料印染废水处理系统,综合处理废水,具有简单、高效、经济等诸多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
一种聚脂纤维布料印染废水处理系统,包括调节池,所述调节池通过管道与混凝絮凝池、水解酸化池、好氧池、二沉淀池、臭氧氧化反应器、沉降池、第一过滤器依次连通,所述混凝絮凝池通过管道分别与硫酸亚铁储料罐、聚丙烯酰胺储料罐、pH调节剂储料罐连通,所述二沉淀池通过管道与水解酸化池、污泥浓缩装置连通。
优选地,所述沉降池为斜管蜂窝填料沉降池,所述第一过滤器为滤布过滤器。
优选地,所述第一过滤器通过管道与超滤装置、反渗透装置、软化器、MVR蒸发晶晶系统依次连通。
优选地,所述软化器通过管道与石灰软化装置 连通,所述石灰软化装置、MVR蒸发晶晶系统分别通过管道与调节池连通。
优选地,所述反渗透装置通过管道与产水池连通,所述产水池通过管道与用水点连通。
优选地,所述臭氧氧化反应器与沉降池之间还设有深度氧化处理装置,所述深度氧化处理池通入氧化剂。
优选地,所述好氧池通过管道与生活污水池、尿素储料罐、磷酸二氢钾储料罐连通。
优选地,所述二沉淀池为辐流式沉淀池。
优选地,所述软化器与MVR蒸发晶晶系统之间设有电渗析系统,所述电渗析系统通过管道与调节池连通。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混凝絮凝池+氧化池+好氧池+臭氧氧化反应器+深度氧化处理装置处理该废水,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最终出水COD为15.6-23mg/L,出水指标优。
2、混凝絮凝池的混凝剂为硫酸亚铁、聚丙烯酰胺、pH调节剂氢氧化钙调节8.0-8.5,混凝处理COD至310.12 mg/L,去除率达到69.5%。
3、所述二沉淀池通过管道与水解酸化池连通,可以提高水解酸化池的污泥浓度和活性,并且可以解决水解酸化池跑泥问题,好氧池通过管道与生活污水池、尿素储料罐、磷酸二氢钾储料罐连通。可以将生活污水进行利用,向好氧池通入尿素、磷酸二氢钾来保证活性污泥的新陈代谢,保证出水氮磷达标。
4、通过臭氧氧化反应器、深度氧化处理装置两级深度处理,通过臭氧氧化发生器对色度去除,深度氧化处理装置通入的氧化剂对COD去除,使其转换为易生物降解物质,使COD去除率达到97.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吉盛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吉盛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677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