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性点接地方式转换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21667755.7 申请日: 2018-10-15
公开(公告)号: CN208923822U 公开(公告)日: 2019-05-31
发明(设计)人: 张安斌 申请(专利权)人: 张安斌
主分类号: H02H7/26 分类号: H02H7/26;H02H9/08
代理公司: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代理人: 何梅生
地址: 230022 安徽省***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阻抗 中性点接地方式 电网 接地方式 大电流 可控 单相接地故障 本实用新型 小电流接地 转换装置 转换 电网三相电压 开口三角电压 三相对地电压 正常运行状态 电压互感器 供电可靠性 跳闸 接地 中性点
【说明书】:

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性点接地方式转换装置,其特征是在电网的中性点与地之间设置可控阻抗,可控阻抗的阻抗值根据电网中电压互感器的开口三角电压和/或三相对地电压进行调整,且不改变电网三相电压的对称性;调整可控阻抗使电网在正常运行状态时呈大电流接地方式;在单相接地故障状态下转换为小电流接地方式或转换为大电流接地方式;实现电网在正常和单相接地故障两种状态下的中性点接地方式的相互转换。本实用新型兼顾了大电流接地和小电流接地的优点,摒弃不同接地方式的缺点,使得电网内部过电压低,跳闸率低、供电可靠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更具体地说是为输配电网提供中性点接地方式转换装置,实现一个电网两种或两种以上中性点接地方式的相互转换。

背景技术

三相交流电力系统中性点与大地之间的电气连接方式,称为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中性点接地方式涉及电网的安全可靠性和经济性;同时直接影响系统设备绝缘水平的选择、过电压水平及继电保护方式、通讯干扰等。一般来说,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也就是变电所中变压器的各级电压中性点接地方式。

中性点有效接地即大电流接地系统:我国110kV及以上电网一般采用大电流接地方式,即中性点有效接地方式,实际运行中,为降低单相接地电流,也会使部分变压器采用不接地的方式,在中性点有效接地方式中,其中性点电位固定为地电位,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非故障相电压升高不会超过1.4倍运行相电压;暂态过电压水平也较低;故障电流很大,漏电保护能迅速动作于跳闸,切除故障,系统设备承受过电压时间较短。因此,大电流接地系统可使整个系统设备绝缘要求水平降低,从而大幅降低造价;现有技术中的,中性点有效接地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接地,另一种是经小电阻接地。中性点有效接地方式的优点是在于,其内部过电压低、故障点定位容易、可迅速切除故障线路;其缺点是:因其迅速切除故障线路间断供电,导致跳闸率高,供电可靠性低;并且,接地电流大,地电位上升较高,增大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大;增大对信息系统的干扰;增大低电压网反击。

中性点非有效接地即小电流接地系统:针对6~35kV的配电网,一般是采用小电流接地方式,即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方式。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方式主要可分为: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及经中阻或高阻接地。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的优点是:单相接地故障稳态工频电流小;雷击绝缘闪络瞬间故障可自动清除,无需跳闸;可单相接地运行,改善了电网不间断供电,提高供电可靠性;接地电流小,降低了地电位的升高,减少了跨步电压,减小了对信息系统的干扰,减少了对低电压网的反击等;其缺点是:内部过电压高,对弱绝缘击穿概率大;故障点难以定位,没有任何选线装置可以100%准确选线。

不同的中性点接地方式各有优缺点,且大电流接地方式的优点是小电流接地方式的缺点,大电流接地方式的缺点是小电流接地方式的优点。

另一方面,110kV、220kV以上电压等级的电网系统,由于电压很高,中性点一般采用直接接地方式,但是由于继电保护整定配置及防止通讯干扰等方面的要求,为了限制单相短路电流,其中有部分变压器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在这种运行方式下,由于雷击、单相接地短路故障等会造成中性点过电压,而且变压器大多是分级绝缘,因此过电压对中性点的绝缘造成很大威胁,目前这种危害的处理措施是在变压器的中性点与地之间加装间隙与避雷器并联,间隙击穿电压离散值很大,且间隙击穿本身就造成中性点电压陡降,这种电压陡降对变压器中性点绝缘同样造成冲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转换装置,以期能够兼顾大电流接地和小电流接地的优点,摒弃不同接地方式的缺点,使得电网内部过电压低,跳闸率低、供电可靠性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用新型目的是在于克服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性点不接地变压器的中性点绝缘间隙并避雷器保护的缺点,提供过电压水平低电压变化平滑的中性点绝缘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安斌,未经张安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677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