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城市河道水生态治理集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67772.0 | 申请日: | 2018-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282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孟春红;杜斌;张文涛;燕岩生;何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葛洲坝集团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李登桥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九***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态修复 水体增氧 水生态治理 城市河道 集成系统 拦污 水体流动方向 微孔曝气系统 污水处理效果 本实用新型 拦污装置 内部设置 生态浮床 依次设置 组合模块 生物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城市河道水生态治理集成系统,它包括沿水体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拦污区、水体增氧区和生态修复区;所述拦污区设置有拦污装置;所述水体增氧区内部设置有微孔曝气系统;所述生态修复区包括生物膜‑生态浮床组合模块。结合水体增氧和生态修复,以使得污水处理效果即快速又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污水生态修复系统,具体涉及城市河道水生态治理集成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加快进行,我国城市河道大约有50%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部分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以及初期雨水排放至城市河流。大量的富营养及其它有害物质进入河流,引起藻类及浮游生物繁殖,导致水体中溶解氧短期内迅速被消耗,加之河流自身缺乏有效的循环,复氧能力差的外界条件,水质严重恶化并引发黑臭,最终河道的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不仅失去了其原有的景观性,更影响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因此,构建城市河道的生态系统,恢复其良性可持续的生态功能是治理河道的关键。
目前用于污水治理的工艺主要有生物滤池、高效藻类塘、氧化沟等。生物滤池需要定期维护,治理效果不稳定且运行费用较高;高效藻类塘占用面积大,易受环境因素影响;氧化沟适用较大水量,不适合小水量,同时运行费用较高。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城市河道水生态治理集成系统,以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城市河道水生态治理集成系统,结合水体增氧和生态修复,以使得污水处理效果即快速又稳定。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城市河道水生态治理集成系统,它包括沿水体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拦污区、水体增氧区和生态修复区;所述拦污区设置有拦污装置;所述水体增氧区内部设置有微孔曝气系统;所述生态修复区包括生物膜-生态浮床组合模块。
所述拦污装置采用拦污格栅,所述拦污格栅的截面尺寸与河道的截面尺寸形状相同。
所述微孔曝气系统包括沉水式风机,所述沉水式风机的出风口与输气总管相连,所述输气总管上并列连接有多根曝气管,所述曝气管上连接有进气软支管和深水曝气机。
所述沉水式风机和输气总管之间安装有安全蝶阀。
所述曝气管上安装有单独控制其开启的阀门。
所述生物膜-生态浮床组合模块包括生态浮床和生物填料;所述生态浮床包括浮床框架体,所述浮床框架体内部设置有基质层,在基质层上种植有水生植物。
所述浮床框架体采用PVC管、PE管或者竹材编制成而成,在浮床框架体的上、下两层分别设置有土工格栅。
所述基质层采用轻质生物炭和膨胀蛭石。
所述生物填料是由可分体安装于生态浮床底部的多个填料单元组成,所述填料单元的长度与生态浮床边框的长度相同,其沉入水下的长度为1-2 m。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
1、在净化能力方面,采用轻质生物炭和膨胀蛭石作为基质,既有利于水生植物的生长和对污染物的吸收转化,又有利于微生物的硝化与反硝化,因而对营养盐具有较好的去除能力和抗冲击能力;其中轻质生物炭可作为微生物反硝化的补充碳源。
2、在人工浮床浮力和植物定植方面,通过组合应用土工格栅、轻质基质层、植生型生态袋等低成本材料来替代现行通用但价格较高的塑料浮板,其成本80-100元/m2,投资成本可显著降低约为塑料浮板式人工浮床的1/3。
3、在生物填料与生态浮床的组装工艺方面,采用了分体模块化方式,物理构件均可以在岸上制作成型,水上只需进行简便拼装和铺设固定,施工作业比较方便,宜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葛洲坝集团勘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葛洲坝集团勘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677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