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温度感应的勺子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68778.X | 申请日: | 2018-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502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徐玉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玉安 |
主分类号: | A47G21/04 | 分类号: | A47G21/04 |
代理公司: |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20 | 代理人: | 周发军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椭圆壳体 温度感应 勺体 勺子 本实用新型 灯罩 温度感应装置 一体式连接 均匀排列 热敏色粉 上下相对 勺柄内部 鱼嘴状 锂电池 顶层 变小 侧壁 底面 均布 内周 嵌置 熔接 勺柄 开口 提示 直观 食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温度感应勺领域的带温度感应的勺子,包括勺体以及与所述勺体一体式连接的勺柄,所述勺柄内部中侧嵌置有PCB电路板,所述PCB电路板上方设有灯罩以及在所述灯罩内周向均匀排列的LED灯,所述PCB电路板的后侧设置有锂电池,所述勺体包括两个上下相对设置且一体式熔接的椭圆壳体,上侧的所述椭圆壳体前端设有鱼嘴状开口,上下两个所述椭圆壳体的侧壁内以及下侧所述椭圆壳体的底面内部均布有温度感应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温度感应的勺子采用LED灯显示的方案提示使用者食物的温度是否适合食用,相对于热敏色粉技术而言更为直观,而且可以使食物顶层与底层的温差值变小,避免变凉的食物进入宝宝口中引发宝宝不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度感应勺领域,具体涉及带温度感应的勺子。
背景技术
对于3岁以下的宝宝来说,通过需要对其喂养乳奶或米粥等食物,由于不能很好地判断宝宝入口时食物的温度,市场上发明了可以用来测出食物的温度的勺子。
现有的温度感应勺子采用热敏色粉技术,当勺子接触食物的温度超过40度的时候,勺子与食物接触部分的颜色会变白。采用热敏色粉技术的温度感应勺子只有与食物接触部分的颜色会变白,其他部分不会食物一般不会是透明的,观察勺子有没有变色很困难,而且反应时间较慢;另外,由于勺子上的食物呈锥形堆积状,当勺底的温度感应装置感应到底层的食物达到可食用温度时,往往顶部的食物已经变凉,此时将食物送至宝宝口中,过凉的食物容易导致宝宝肠胃不适,产生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背景所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带温度感应的勺子。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带温度感应的勺子,包括勺体以及与所述勺体一体式连接的勺柄,所述勺柄内部中侧嵌置有PCB电路板,所述PCB电路板上方设有灯罩以及在所述灯罩内周向均匀排列的LED灯,所述PCB电路板的后侧设置有锂电池,所述勺体包括两个上下相对设置且一体式熔接的椭圆壳体,上侧的所述椭圆壳体前端设有鱼嘴状开口,上下两个所述椭圆壳体的侧壁内以及下侧所述椭圆壳体的底面内部均布有温度感应装置,所述温度感应装置与所述PCB电路板通过引线连接,所述勺柄的尾端内部设置有触摸感应芯片。
更进一步地,所述勺体与所述勺柄采用食品级PP料与食品级TPR制成,并采用二次成型技术,以PP料为内芯,PP料上嵌置所述温度感应装置、所PCB线路板、LED灯、灯罩以及所述触摸感应芯片后,将TPR注塑到PP料表面。
更进一步地,所述温度感应装置为热敏电阻。
更进一步地,所述LED灯数量为4个,分别为红、黄、绿、白四种颜色,所述椭圆壳体侧壁上的所述温度感应装置感应的温度在61℃及以上时,红色的所述LED亮起,当温度在39℃~60℃之间时,黄色的所述LED灯亮起,当温度在26℃~38℃之间时,绿色的所述LED灯亮起;当温度在25℃及以下时,白色的所述LED灯亮起。
更进一步地,所述鱼嘴状开口的面积与上侧的所述椭圆壳体的面积比为1:2或1:3。
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采用LED灯显示的方案提示使用者食物的温度是否适合食用,相对于热敏色粉技术而言更为直观。
2.勺体包括上下两个椭圆壳体,使得食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变小,减小了食物顶层与底层的温差值,而LED灯显示的为上层的椭圆壳体侧壁上的温度感应装置所感应的温度值,当绿色的LED灯显示温度适合时,即可喂食宝宝;在喂食时,由于上层椭圆壳体的阻碍,上层的温度合适的食物被喂入到宝宝口中,底层的食物仍会残留在勺体中,从而避免了温度仍较高的底层的食物烫伤宝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玉安,未经徐玉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687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