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电动车后座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70540.0 | 申请日: | 2018-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681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姚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深铃车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1/14 | 分类号: | B62J1/14;B62J1/28 |
代理公司: | 武汉红观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7 | 代理人: | 陈凯 |
地址: | 518105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设置 底板 后座架 板簧 棕榈 多功能电动车 海绵垫层 固定板 固定柱 皮革层 本实用新型 电动车配件 对称固定 设备整体 垂直端 疲劳感 右侧壁 左侧壁 滑脱 靠垫 坐垫 | ||
一种多功能电动车后座架,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配件技术领域,底板的上部固定设置有坐垫;底板的上部固定设置有板簧层,板簧层的上部固定设置有棕榈层,棕榈层的上部固定设置有海绵垫层;所述的板簧层、棕榈层和海绵垫层的外侧固定裹设有皮革层,皮革层四周的底部固定设置在底板的上部;底板右侧壁上对称固定设置有两个直角固定柱,直角固定柱的垂直端上固定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左侧壁上固定设置有靠垫,能够有效的防止乘员产生后窜和滑脱的感觉,减轻乘员的疲劳感,大大提高了设备整体的安全性,后座架的功能更加的多样化,能够满足现代社会人们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电动车后座架。
背景技术
电动自行车是现代社会人们出行的一种常见的交通工具,比较方便,不会消耗人体太多的能量;电动自行车后座是用于承载乘员的一重要辅助装置,原有的电动车的后座大多为水平的板型结构,结构比较单一,美观和舒适性较差;坐在后座上乘员容易产生后窜和滑脱的感觉,乘坐易疲劳,安全性差,而且一般的后座只是用于乘坐,功能比较单一不能适应现代社会人们的需求,亟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一种多功能电动车后座架,能够有效的防止乘员产生后窜和滑脱的感觉,减轻乘员的疲劳感,大大提高了设备整体的安全性,后座架的功能更加的多样化,能够满足现代社会人们的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坐垫、底板、固定板、靠垫、直角固定柱、一号滑槽、竖杆、横杆;底板的上部固定设置有坐垫;所述的坐垫包含皮革层、板簧层、棕榈层、海绵垫层;底板的上部固定设置有板簧层,板簧层的上部固定设置有棕榈层,棕榈层的上部固定设置有海绵垫层;所述的板簧层、棕榈层和海绵垫层的外侧固定裹设有皮革层,皮革层四周的底部固定设置在底板的上部;底板右侧壁上对称固定设置有两个直角固定柱,直角固定柱的垂直端上固定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左侧壁上固定设置有靠垫;底板的前后两侧壁上对称固定设置有一号滑槽,一号滑槽上滑动设置有竖杆,竖杆的底端滑动设置在一号滑槽的内部,且通过一号紧固螺栓固定连接;一号滑槽的外侧壁上固定开设有条形槽,一号紧固螺栓的内端穿过条形槽后与竖杆的底端相抵触设置;两个竖杆的上端垂直固定设置有横杆。
进一步地,所述的横杆的两端固定套设有握把,握把上外侧壁上固定设置有防滑纹。
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板的右侧对称固定设置有两个二号滑槽,直角固定柱的上端插设在二号滑槽的内部,且通过二号紧固螺栓连接,二号紧固螺栓的内端穿过二号滑槽的侧壁后与直角固定柱的侧壁相抵触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海绵垫层与棕榈层之间固定设置有加热丝,加热丝与电动车的电源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皮革层的上面部矩阵式固定设置有数个防滑凸起。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电动车后座架,能够有效的防止乘员产生后窜和滑脱的感觉,减轻乘员的疲劳感,大大提高了设备整体的安全性,后座架的功能更加的多样化,能够满足现代社会人们的需求,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坐垫的层理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深铃车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深铃车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705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