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QE型墨盒芯片重置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71523.9 | 申请日: | 2018-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406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日润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群新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2/175 | 分类号: | B41J2/17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启动开关 探针 重置 壳体 墨盒 第一空腔 墨盒芯片 外露 控制器连接 复位单元 控制器 芯片 挤压 本实用新型 控制器控制 充分接触 外侧设置 受力 体内 压缩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QE型墨盒芯片重置器,包括壳体、控制器复位单元,控制器和复位单元设置在壳体内,在壳体外侧设置用于与墨盒进行配合的第一空腔,控制器连接用于与墨盒芯片接触的具有探针;控制器连接一个启动开关,该启动开关外露于壳体外侧,且该启动开关位于探针和第一空腔之间的位置,其中探针外露在壳体的部分高度高于所述启动开关外露在壳体部分的高度。本技术,将墨盒放置在第一空腔内,使得芯片与探针对正并挤压探针,探针受力发生压缩,实现充分接触;在芯片不断挤压探针的过程,墨盒接触所述启动开关,启动开关启动,控制器控制对芯片进行重置;本技术解决了传统重置器在进行重置时由于接触不稳定导致重置时断时通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位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QE型墨盒芯片重置器。
背景技术
按照喷墨头与墨盒的配置关系,墨盒包括两种类型:一体式墨盒和分体式墨盒。一体式墨盒的喷墨头与墨水容纳腔结合成一体,且喷墨头设置在墨盒的出墨口上。分体式墨盒的喷墨头与墨水容纳腔相互分离,墨水被储存在墨水容纳腔,而喷墨头则设置在喷墨打印机的车架上。
现有的一种分体式墨盒包括负压腔及墨水腔,两腔之间通过一导通口相连通,在负压腔中设有用于产生毛细力以保持墨水的海绵体及与打印机供墨针相连接的出墨口,在墨盒上还安装有芯片。显然,若该分体式墨盒在墨水耗尽后被直接丢弃,则还能继续使用的芯片以及墨盒上大多不能自然降解的塑胶、薄膜等都将连同墨盒一同被废弃,如此,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因此,无论是从用户打印成本的节约还是从环境的保护来看,都很有必要对耗尽墨水的墨盒进行重新灌墨,使其获得二次使用价值。
针对这一问题,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墨盒芯片复位器,通过墨盒芯片复位器能够将墨盒芯片存储的信息重置,以达到墨盒使用要求。但是,现有的墨盒芯片复位器是在墨盒芯片与复位器充分接触时自动实现复位处理,而是否充分接触时通过一个显示灯亮起时来区分。这种技术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使用时难以把控是否接触充分,可能存在进行重置时时断时通,这样不利于墨盒芯片的重置。
因此,上述技术问题需要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QE型墨盒芯片重置器,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墨盒芯片复位器结构相对复杂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基本技术方案为:
一种QE型墨盒芯片重置器,包括壳体、控制器复位单元,所述控制器和复位单元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在壳体外侧设置用于与墨盒进行配合的第一空腔,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与墨盒芯片接触的具有弹性的探针,所述探针向外延伸至所述壳体外侧;
所述控制器连接一个启动开关,该启动开关外露于所述壳体外侧,且该启动开关位于所述探针和第一空腔之间的位置,其中探针外露在壳体的部分高度高于所述启动开关外露在壳体部分的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启动开关和探针分布在所述第一空腔的中轴线上。
进一步的,探针的数量为等距并排设置的三根。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空腔靠近所述启动开关的一侧具有向上设置的凸起部。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位于所述第一空腔左右两侧的侧面分别具有一个向内凹陷的呈弧形的第一握持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空腔的尾部为敞开端,所述壳体位于所述敞开端一侧的侧面具有至少一个内陷的呈弧形的第二握持部。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个连接控制器的指示灯,该指示灯的发光部分裸露于壳体外,其中,控制器、复位单元、启动开关以及指示灯集成在一个电路板上。
进一步的,电路板上集成有电源模块,该电源模块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且串联电连接的三颗纽扣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群新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群新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715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