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强型消能滞淤的块体护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73028.1 | 申请日: | 2018-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530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刘亚;郑力;渠庚;李凌云;赵瑾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B3/14 | 分类号: | E02B3/14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胡盛登 |
地址: | 43001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块体 护坡结构 消能 外凸块 顶面 坡面 凸榫 施工 河道岸坡防护 本实用新型 凹凸不平 边坡防护 大小不一 港口码头 结构制作 均匀布置 水流流速 沉降 出水孔 底面 垫层 减小 失稳 咬合 连通 泥沙 风浪 滞留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强型消能滞淤的块体护坡结构,块体护坡结构的侧边上分别设置有凹槽和凸榫,块体护坡结构的顶面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横向消能凹槽;块体护坡结构的中心开设有出水孔;块体护坡结构的底面均匀布置外凸块。凹槽和凸榫用于块体间的咬合,增加了块体之间的整体性;外凸块施工时深入垫层以增加块体的稳定性,避免坡面沉降带来的块体失稳;顶面设置有相互连通、截面大小不一的消能凹槽,一方面能减小风浪的爬高及坡面水流流速,另一方面有助于水流挟带泥沙的滞留,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可能性;同时凹凸不平的表面便于施工人员的现场行走。本结构制作简单,施工方便,适用于河道岸坡防护、港口码头边坡防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加强型消能滞淤的块体护坡结构。
背景技术
河道岸坡传统的护坡形式有干砌块石、浆砌块石、混凝土预制块、混凝土联锁板等。由于适用于干(浆)砌石护坡的石料需分拣或二次人工解块,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质量的控制难度及施工成本,因此具有取材容易、可批量化生产的预制砼块状护坡结构逐渐得到大范围的使用。但该结构型式要求块与块之间灌缝密实,连为一体;一旦出现局部破损,若修复不及时就有可能影响周边护坡面,形成一大片破损。传统护坡结构坡面的糙率系数较小,波浪爬高较大,导致堤顶设计高程较高;且坡面较为光滑,水流挟带的泥沙无法落淤沉积,不利于野生植物的生长,难形成以稳定的生物群落,从而生态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加强型消能滞淤的块体护坡结构,有较强稳定性、能够消能滞淤、具有一定生态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加强型消能滞淤的块体护坡结构,所述块体护坡结构的侧边上分别设置有与相邻块体护坡结构相连接的凹槽和凸榫,块体护坡结构的顶面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横向消能凹槽;块体护坡结构的中心开设有出水孔;块体护坡结构的底面均匀布置外凸块。
所述块体护坡结构的顶面还设置有呈菱形分布的斜向消能凹槽,斜向消能凹槽贯穿横向消能凹槽,相互连通的横向消能凹槽和斜向消能凹槽使得水流充分掺混,从而达到消能降速的目的。
所述相邻的块体护坡结构相连接的凹槽和凸榫大小匹配,相互咬合。
所述横向消能凹槽横截面为等腰梯形。
所述横向消能凹槽均匀分布使得块体护坡结构的顶面上形成横向凸棱。
所述外凸块厚度为块体护坡结构厚度的1/5~1/6。
所述外凸块为六棱台形。
所述斜向消能凹槽横截面为矩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凹槽与凸榫可为楔形、方块形;两者形状及大小一致,便于施工时的相互咬合,可以增加不同块体间的整体性。顶面的消能凹槽均匀分布的横向消能凹槽可以增大块体表面的糙率,有利于降低坡面水流流速,同时滞留水流挟带的泥沙;斜向凹槽平面形态呈菱形,与所述横向消能凹槽相互交叉贯通,有利于块体表面水流的掺混,起到进一步消能的作用,降低坡面水流在风浪作用下的爬高。一方面能减小风浪的爬高及坡面水流流速,另一方面有助于水流挟带泥沙的滞留,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可能性;同时凹凸不平的表面便于施工人员的现场行走。凹槽的横截面为坡度1:1的等腰梯形。底部的外凸块均匀分布在块体底部,外凸块厚度约为护坡块体的1/5~1/6。施工时外凸块要嵌入坡面或者垫层,并充分压实,以增强其抗滑稳定性。本结构制作简单,施工方便,适用于河道岸坡防护、港口码头边坡防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未经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730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
- 下一篇:表层自动取水节间复合止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