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大鼠颈部深层手术的撑开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73148.1 | 申请日: | 2018-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197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刘鹏;段国礼;高依莎;黄清海;刘建民;骆银;唐海双;薛盖茨;张小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长海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D1/00 | 分类号: | A61D1/00 |
代理公司: | 31203 上海顺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陆林辉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持杆 弧形针头 折弯部 撑开 本实用新型 大鼠颈部 撑开器 安全稳定 操作空间 钝化结构 前端设置 竖直段 水平段 底端 铰接 头端 外翻 远端 精细 便利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大鼠颈部深层手术的撑开器,包括两个相互铰接的夹持杆;两个夹持杆头端各固定有一个撑开针,撑开针具有折弯部和向外翻的弧形针头,折弯部的水平段与夹持杆的远端固定连接,弧形针头固定连接在折弯部的竖直段的底端,至少一个弧形针头的末端设有钝化结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撑开器在夹持杆前端设置纤细的撑开针,能够为大鼠颈部或其他部位的精细操作创造更好的操作空间,并能够兼顾使用便利、操作简单和安全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大鼠颈部深层手术的撑开器。
背景技术
在对实验动物,尤其是大鼠进行颈前路深层操作时,手术视野的暴露是操作是否顺利的关键。目前对于翼鄂动脉或舌咽神经的操作主要依靠直头或弯头显微镊暴露,这样就很难在需要手工暴露术野的情况下完成结扎血管等精细操作。而目前的一些实用新型切口撑开器(专利号:201510198439.4等)往往又因体积大,结构复杂而占用空间,不适用于大鼠颈部深层的精细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切口撑开器采用片状挡片,体积较大遮挡手术视野,不适用大鼠颈部深层的精细操作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为大鼠颈部或其他部位的精细操作创造更好的操作空间,并能够兼顾使用便利、操作简单和安全稳定的大鼠颈部深层精细操作用的撑开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应用于大鼠颈部深层手术的撑开器,包括:
两个相互铰接的夹持杆;
两个夹持杆头端各固定有一个撑开针,撑开针具有折弯部和向外翻的弧形针头,折弯部的水平段与夹持杆的远端固定连接,弧形针头固定连接在折弯部的竖直段的底端,至少一个弧形针头的末端设有钝化结构。
其中,两个夹持杆的结构与传统持针器等夹持装置相同,均为两个金属圈及连接在一起的金属杆,两个金属杆靠近前端撑开针安装点的部位通过铰接轴可自由转动的连接在一起,铰接轴靠近前端部位,更加便于进行对撑开针距离的细微调节。
优选地,在所述的应用于大鼠颈部深层手术的撑开器中,所述折弯部截面为圆形,其直径为2mm。
优选地,在所述的应用于大鼠颈部深层手术的撑开器中,所述折弯部的竖直段长为3.8~4.2cm,水平段和竖直段的夹角不大于90°。
折弯部的竖直段长约4cm,符合大鼠颈部深层组织的深度要求,两个竖直端平行,撑开水平距离约为1cm。
优选地,在所述的应用于大鼠颈部深层手术的撑开器中,所述折弯部的水平段和竖直段的夹角为80°~90°。
优选地,在所述的应用于大鼠颈部深层手术的撑开器中,每个撑开针的前端至少有一个弧形针头。
位于内侧的撑开针前端有一个弧形针头,且该弧形针头的尖端做钝化处理,便于在勾住组织的同时不伤及同侧的颈外、颈内等血管。由于小鼠颈部切口外侧组织主要为皮肤与肌肉,因此,位于外侧的撑开针前端设置两个弧形针头,且这两个弧形针头的前端为锐性尖端,以便于抓持并撑开。
优选地,在所述的应用于大鼠颈部深层手术的撑开器中,位于内侧的弧形针头的针尖的末端为弧面、圆球或椭圆球。
优选地,在所述的应用于大鼠颈部深层手术的撑开器中,两个所述夹持杆之间设有调节卡扣,所述调节卡扣的一端铰接在夹持杆的内侧,金属弹片的一端也固定在该夹持杆内侧,另一端活动卡接在调节卡扣的后侧,调节卡扣的另一端延伸出另一个夹持杆上开设的限位孔,形成用于释放调节卡扣的拨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长海医院,未经上海长海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731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牙髓活力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兽医用具有防抓咬结构的手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