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座椅头枕管的折回头弯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76529.5 | 申请日: | 2018-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403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叶吉成;杨苏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红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7/06;B21D53/88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陶纯佳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块 浮动镶块 下模座 模具 汽车座椅头枕 成形冲头 定位组件 上垫板 上模座 右滚轮 折弯 垫脚 本实用新型 待加工管件 环形凹槽 加工效率 竖向移动 成形冲 后侧面 左滚轮 脱模 外圆 正对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头枕管的折回头弯模具,其能解决现有加工过程中存在的因折回头弯模具存在的脱模困难而导致的加工效率低、加工质量不稳定的问题。其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下模座底部设有垫脚;上模座底部安装有上垫板,上垫板的前、后侧面分别固装有一成形冲头,成形冲头上设有折弯上形槽,下模座上固装有固定块,固定块内并正对两个成形冲头的位置分别安装有可竖向移动的浮动镶块,浮动镶块上设有折弯下形槽,且在固定块内并在每个浮动镶块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一左滚轮、一右滚轮,右滚轮的外圆面上开有用于定位待加工管件的环形凹槽,固定块顶部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左侧定位组件、右侧定位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座椅头枕管的折回头弯模具。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头枕管主要用于将座椅头枕支承于座椅的椅背上,见图1和图2,其加工时多是先将一直线形管件折弯形成U形管,然后再将U形管的整个U形端部向一侧折弯形成回头弯结构,若采用传统冲压折弯成形模具一次性折弯到位,则会存在管件脱模困难的问题;因此,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往往先是采用传统模具进行初步的预折弯处理成形得到管件28,然后再人工最终折弯到位得到管件29,见图10;这种传统的加工方法不仅加工效率低,而且人工折弯往往无法保证加工质量的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头枕管的折回头弯模具,其能解决现有加工过程中存在的因折回头弯模具存在的脱模困难而导致的加工效率低、加工质量不稳定的问题。
其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座椅头枕管的折回头弯模具,其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下模座底部设有垫脚,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底部安装有上垫板,所述上垫板的前、后侧面分别固装有一成形冲头,所述成形冲头上设有折弯上形槽,所述下模座上固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并正对两个所述成形冲头的位置分别安装有可竖向移动的浮动镶块,所述浮动镶块上设有折弯下形槽,且在所述固定块内并在每个所述浮动镶块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一左滚轮、一右滚轮,所述右滚轮的外圆面上开有用于定位待加工管件的环形凹槽,所述固定块顶部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左侧定位组件、右侧定位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块包括一前模板、一后模板和一中间固定块,所述中间固定块固装于所述下模座上,所述中间固定块左端的前、后侧分别安装有一左固定块,所述中间固定块的右端的前、后侧分别安装有一右固定块,位于前侧的左固定块、右固定块的前侧面分别与所述前模板固接,位于后侧的所述左固定块、右固定块的后侧面分别与所述后模板固接。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固定块与位于前侧的左固定块、右固定块以及前模板围合形成的空腔内,以及所述中间固定块与位于后侧的左固定块、右固定块以及后模板围合形成的空腔内分别安装有一所述浮动镶块,每块所述浮动镶块底部分别固接有两根拉杆,所述拉杆沿竖向贯穿所述下模座。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左滚轮可转动地安装于左滚轮芯棒上,所述左滚轮芯棒通过滚轮固定板安装于固定块上;所述滚轮固定板呈“E”字形,所述后模板、两块左固定块、中间固定块以及前模板的顶部分别开设有等宽且通长的定位槽从而形成一矩形凹槽,所述滚轮固定板嵌入于所述矩形凹槽内,其中所述呈“E”字形的滚轮固定板的后侧板嵌入于后模板的定位槽内、中间侧板正好嵌入于中间固定块的定位槽内、前侧板嵌入于前模板的定位槽内,两个所述左滚轮分别位于所述滚轮固定板的前、后两个空腔内,所述左滚轮芯棒贯穿前模板、滚轮固定板的前侧板、中间侧板、后侧板以及后模板。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右滚轮可转动地安装于右滚轮芯棒上,两个所述右固定块的顶部左侧分别开设有滚轮凹槽,两个所述右滚轮分别位于所述滚轮凹槽内,所述右滚轮芯棒贯穿所述前模板、两个右固定块、中间固定块以及后模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红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红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765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