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束熔炼后硅锭的拆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82490.8 | 申请日: | 2018-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833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思源;郭校亮;张磊;侯雨新;孙雨萱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蓝光晶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3/037 | 分类号: | C01B33/037;C30B28/04;C30B29/06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266237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市青岛蓝色***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坩埚基座 支撑件 旋转臂 硅锭 坩埚 固定件 本实用新型 电子束熔炼 拆卸装置 可拆卸 槽体 支腿 底座 支撑件主体 底座两侧 对称固定 连续作业 使用寿命 提纯技术 作业效率 硅材料 上表面 拆卸 吊孔 挂件 喷砂 | ||
1.一种电子束熔炼后硅锭的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件、坩埚基座、底座(5)和固定件,支撑件包括支撑件主体(1)和支撑件支腿(11),支撑件支腿(11)上设有吊孔(18);坩埚基座包括旋转臂(4)和坩埚基座主体(6),坩埚基座主体(6)设有放置坩埚(8)的空间,旋转臂(4)对称固定于坩埚基座主体(6)的两侧,坩埚基座主体(6)的底部固定有挂件(7);底座(5)两侧的顶部开设有槽体(3),所述旋转臂(4)放置于槽体(3)中,坩埚基座以旋转臂(4)为轴,可在底座(5)上自由旋转;坩埚(8)由固定件可拆卸地固定于坩埚基座上,支撑件放置于坩埚(8)上表面,支撑件由固定件可拆卸地固定于坩埚基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束熔炼后硅锭的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坩埚基座主体(6)包括坩埚基座支架(15)和坩埚基座顶面(16),所述旋转臂(4)对称固定于坩埚基座顶面(16)的两侧,坩埚基座顶面(16)的中部设有坩埚安置孔,坩埚本体可放入坩埚安置孔中,坩埚沿体卡放在坩埚基座顶面(16)上;坩埚基座支架(15)与坩埚基座顶面(16)固定连接,坩埚基座支架(15)和坩埚基座顶面(16)围成容纳坩埚本体的空间;支撑件主体(1)的边缘设有若干个第一固定孔(17),坩埚基座顶面(16)设有若干个第二固定孔(14)和若干个第三固定孔(13),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一固定件(2)和第二固定件(10),第一固定件(2)插接在第一固定孔(17)和第二固定孔(14)中,将支撑件和坩埚基座固定,第二固定件(10)插接在第三固定孔(13)和设于坩埚边沿的第四固定孔中,将坩埚(8)和坩埚基座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束熔炼后硅锭的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主体(1)靠近硅锭(9)的一面设有硅锭支撑体(12),所述硅锭支撑体(12)向硅锭(9)方向延伸,硅锭支撑体(12)的自由端接近或抵住硅锭(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束熔炼后硅锭的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和坩埚基座为金属框架式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束熔炼后硅锭的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件(7)为吊环,吊环数量为一个,吊环设于坩埚支架底部中心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束熔炼后硅锭的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主体(1)为圆形,所述圆形支撑件主体(1)的面积大于坩埚(8)上表面的面积,所述坩埚基座顶面(16)为圆环形顶面。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束熔炼后硅锭的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锭支撑体(12)为环形,硅锭支撑体(12)与支撑件主体(1)呈同心圆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束熔炼后硅锭的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支腿(11)为一端固定于支撑件主体(1)上的长形板,所述吊孔(18)开设于长形板的板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蓝光晶科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青岛蓝光晶科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8249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