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矿井下巷道支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84462.X | 申请日: | 2018-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000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周贤浩;石志勇;张灵涛;杨志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贤浩;石志勇;张灵涛 |
主分类号: | E21D20/02 | 分类号: | E21D2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商金婷 |
地址: | 037000 山西省大同市城***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锚杆安装孔 杆体 煤矿井下巷道 支护装置 巷道 出浆孔 金属网 锚杆支护系统 巷道支护技术 本实用新型 等间距排列 便于安装 固定效果 弧形钩头 锚固岩体 内部表面 内腔中部 周围岩体 粘结度 中空杆 变小 插接 锚杆 内壁 岩体 便利 补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矿井下巷道支护装置,涉及巷道支护技术领域,包括巷道、杆体和锚杆安装孔,巷道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锚杆安装孔,多个锚杆安装孔呈等间距排列,杆体为中空杆,杆体的外表面开设有出浆孔,出浆孔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弧形钩头,巷道的内部表面固定连接有金属网,金属网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W型钢带,锚杆安装孔的内腔中部插接有杆体。该煤矿井下巷道支护装置,使杆体进入锚杆安装孔时受到的阻力变小,增加了杆体和岩体之间的摩擦力,为锚杆补充固定强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增加锚杆支护系统的可靠性,增大了杆体与锚杆安装孔周围岩体的粘结度,达到高效锚固岩体的效果,实现了固定效果好便于安装使用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巷道支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煤矿井下巷道支护装置。
背景技术
矿井巷道是在不同岩石中沿不同方向、以不同倾角、按不同断面和长度开凿的,服务于不同范围、用作不同用途的各种地下空间的总称。
锚杆支护技术广泛应用于煤矿井下巷道支护领域,锚杆支护的作用机理有加固拱作用、悬吊作用、组合梁作用、围岩补强作用和减小跨度作用等。锚杆支护是在边坡、岩土深基坑等地表工程及隧道、采场等地下硐室施工中采用的一种加固支护方式。用金属件、木件、聚合物件或其他材料制成杆柱,打入地表岩体或硐室周围岩体预先钻好的孔中,利用其头部、杆体的特殊构造和尾部托板,或依赖于黏结作用将围岩与稳定岩体结合在一起而产生悬吊效果、组合梁效果、补强效果,以达到支护的目的。具有成本低、支护效果好、操作简便、使用灵活、占用施工净空少等优点。
但是现有的锚杆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对岩体的锚固效果不理想,由于预紧力太低还会导致连接件滑移造成坍塌事故,不利于推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煤矿井下巷道支护装置,解决了现有的用于巷道支护固定效果差,使用不便,不利于推广使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煤矿井下巷道支护装置,包括巷道、杆体和锚杆安装孔,所述巷道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锚杆安装孔,多个锚杆安装孔呈等间距排列,所述杆体为中空杆,所述杆体的外表面开设有出浆孔,所述出浆孔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弧形钩头,所述巷道的内部表面固定连接有金属网,所述金属网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W型钢带,所述锚杆安装孔的内腔中部插接有杆体,所述杆体的一端与锚杆安装孔固定连接,所述杆体的另一端依次贯穿金属网和W型钢带并固定连接托盘的一侧,所述托盘的一侧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尼龙垫片,所述托盘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减摩垫,所述减摩垫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调心球垫,所述杆体的周向设置有预紧弹簧,所述预紧弹簧的一端与调心球垫固定连接,所述预紧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预紧片的一侧表面,所述预紧片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锁紧螺母,所述杆体的另一端贯穿锁紧螺母并位于锁紧螺母的外侧。
可选的,所述弧形钩头为多个,多个弧形钩头与出浆孔等间距交叉布置在杆体表面。
可选的,所述杆体和锚杆安装孔通过锚固剂粘结,所述锚固剂为树脂锚固剂。
可选的,所述杆体的下端开设有外螺纹,所述调心球垫和锁紧螺母内部均开设有内螺纹,所述外螺纹与内螺纹相适配。
可选的,所述金属网和W型钢带的表面均开设有多个通孔,多个通孔均与锚杆安装孔相对应。
可选的,所述出浆孔为多个,多个出浆孔呈等间距排列。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煤矿井下巷道支护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贤浩;石志勇;张灵涛,未经周贤浩;石志勇;张灵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844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二次注浆的锚索结构、隧道围岩锚固结构
- 下一篇:一种高握裹力锚索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