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眩光面板灯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84773.6 | 申请日: | 2018-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07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江龙;吴波涛;王铁柱;关景锐;梁仕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8/00;F21V5/00;F21V13/02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广盈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39 | 代理人: | 李俊 |
地址: | 52805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板灯 眩光 防眩光膜 导光板 扩散膜 膜片 本实用新型 防眩光层 眩光功能 重叠设置 光扩散 扩散层 重量轻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眩光面板灯,所述防眩光面板灯包括导光板、扩散膜和防眩光膜;所述扩散膜和所述防眩光膜重叠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出光侧。该防眩光面板灯将扩散层和防眩光层设置在膜片上,通过使用厚度较薄的膜片实现光扩散和防眩光功能,具有厚度小、重量轻、结构紧凑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面板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防眩光面板灯。
背景技术
“眩光”是一种不良的照明现象,当光源的亮度极高或是背景与视野中心的亮度差较大时,就会产生“眩光”,“眩光”现象不仅影响观看,而且对视力健康都有影响。
现在市面上的面板灯为了控制眩光值,通常设置有防眩光板,防眩光板表面通过加工出棱晶形或蜂窝形的立体图案控制光线的出射,降低眩光值。
同时,市面上的面板灯大部分采用扩散板作为均光介质,这使得目前市面上的防眩光面板灯厚度较厚,重量与体积相应的较大,不便于运输和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防眩光面板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眩光面板灯,将扩散层和防眩光层设置在膜片上,通过使用厚度较薄的膜片实现光扩散和防眩光功能,具有厚度小、重量轻、结构紧凑等特点。
相应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眩光面板灯,所述防眩光面板灯包括导光板、扩散膜和防眩光膜;所述扩散膜和所述防眩光膜重叠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出光侧。
所述扩散膜和所述防眩光膜依次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出光侧。
所述防眩光面板灯还包括透明板,所述透明板设置所述扩散膜与所述导光板之间,或设置在所述扩散膜与所述防眩光膜之间,或设置在所述防眩光膜背离所述导光板的一侧。
所述扩散膜和/或所述防眩光膜贴合在所述透明板上。
所述扩散膜和所述防眩光膜基于同一片膜片基体制成;
所述膜片基体的两个表面分别为等效于所述扩散膜的扩散层和等效于所述防眩光膜的防眩光层;或所述膜片基体为内含扩散材料的防眩光膜。
所述膜片基体设置有扩散层的表面朝向所述导光板的出光侧。
所述防眩光面板灯还包括透明板,所述透明板设置在所述膜片基体和所述导光板之间,或设置在所述膜片基体背离所述导光板的一侧。
所述膜片基体贴合在所述透明板上。
所述防眩光膜表面设置有微结构;
所述微结构包括多组聚光单元,所述多组聚光单元中的每一组聚光单元包括多个线径逐渐增大的聚焦环;
所述多个线径逐渐增大的聚焦环表面分别朝所述防眩光膜外侧凸起,分别形成与平凸透镜轴向截面形状相同的轴向剖面。
所述防眩光层设置有微结构;
所述微结构包括多组聚光单元,所述多组聚光单元中的每一组聚光单元包括多个线径逐渐增大的聚焦环;
所述多个线径逐渐增大的聚焦环表面分别朝所述防眩光膜外侧凸起,分别形成与平凸透镜轴向截面形状相同的轴向剖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眩光面板灯,该防眩光面板灯将扩散层和防眩光层设置在膜片上,通过使用厚度较薄的膜片实现光扩散和防眩光功能,具有厚度小、重量轻、结构紧凑等特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847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投光灯
- 下一篇:一种户外高效防水散热的LED广告牌射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