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力电池的热失控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85803.5 | 申请日: | 2018-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082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发明(设计)人: | 黄钰期;陈卓烈;许磊;梅盼;王顺;牛昊一;张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67;H01M10/6563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何彬 |
地址: | 31001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失控 电池组 处理系统 喷雾冷却 温度传感器 抽吸管路 动力电池 供液管路 冷却单元 喷雾喷嘴 控制单元输出 温度检测信号 本实用新型 电池管理 电池包 热气化 有效地 侧旁 抽吸 供液 喷雾 喷液 检测 响应 汽车 应用 | ||
1.一种动力电池的热失控处理系统,包括控制单元,用于对电池包内的每个电池组的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传感器,及受所述控制单元控制以对处于热失控状态的电池组进行降温的冷却单元;
所述温度传感器向所述控制单元输出温度检测信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单元包括喷雾冷却单元,所述喷雾冷却单元包括向电池组喷雾的喷雾喷嘴,用于向所述喷雾喷嘴供液的供液管路,及用于抽吸所喷液雾经受热气化成的气体的抽吸管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失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雾喷嘴布置在每个电池组的侧旁间隙内以向该电池组进行喷雾;
所述供液管路向所述喷雾喷嘴供给经冷却之后的冷却液;
沿冷却工质在所述供液管路内的行进方向,所述供液管路包括通过连通管依序连通的压缩机、冷凝器、积液槽、离心泵及缓冲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失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行进方向,所述供液管路包括位于所述缓冲器下游的过滤器;
所述供液管路的连通管上设有控制其通断的截止阀,沿所述行进方向,所述截止阀位于所述积液槽的下游;
所述抽吸管路的出口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压缩机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一管路上设有控制其通断的截止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失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液管路向所述喷雾喷嘴供给硅油;
所述冷凝器置于低温液槽内或由低温液槽向其低温侧通道供给低温液体。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失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包的壳体的底部腔室构成用于收集滴下的液体的集液槽,所述集液槽设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通过第三管路与所述压缩机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三管路包括积液槽及位于该积液槽上游的截止阀。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热失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电池组在所述电池包的壳体内布置成三维阵列结构,相邻两个电池组间存有侧旁间隙;
所述供液管路包括供液主管及旁接在所述供液主管上的供液支管;所述供液支管伸入所述侧旁间隙内,并旁接有朝向对应电池组的侧面的所述喷雾喷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失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每一个所述电池组的面积最大的两个侧面均布设有朝向其的所述喷雾喷嘴。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热失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单元包括在热失控处理过程中与所述喷雾冷却单元联合工作的强制风冷单元;
所述强制风冷单元包括风机及设于所述电池包的壳体上的进气口与排气口,所述风机用于驱使由所述进气口进入的气流流经所述电池组的侧旁间隙,以对所述电池组进行强制风冷,并从所述排气口排出;所述温度传感器贴设在所述喷雾喷嘴所直喷侧面之外的侧面上,且位于所述电池组背离所述进气口的侧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失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抽吸管路包括所述风机、所述排气口及所述进气口;
所述风机包括用于对所述进气口进行鼓风的进气风机及用于对所述排气口进行抽气的排气风机;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排气口布置在所述壳体的相对布置的两侧壳壁上;沿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所述进气口位于一侧壳壁的底部,所述排气口位于另一侧壳壁的顶部;由所述进气口指向所述排气口的方向,所述壳体的内腔的底面朝上倾斜布置,所述内腔的顶面朝上倾斜布置;所述底面与所述顶面平行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失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壳体的内腔间和/或所述排气口与所述壳体的内腔间设有布气腔,所述布气腔与所述内腔之间通过布设有多个布气孔的布气板相隔离;
所述布气孔在所述布气板上均匀布置;或,相对所述进气口或所述排气口在所述布气板的投影的位置,沿远离所述投影位置的位置,单位板面积内的孔面积越来越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8580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电池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